时间: 2025-05-04 10:2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41
范成大的《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
海山之湫龙所宫,溅瀑下赴声琤琮。
碧大士何许主?爱此匹练飞冥蒙。
偶然宴坐百千劫,神力悲愿俱无穷。
向来火云挟日走,沙煎日烂千山童。
陆浑风高煽热属,泾川草肥闲雨工。
万口嗷嗷叫此士,炉燎未吐诚先通。
暮尘卷地羊角暗,朝霞横天鱼尾红。
商羊摩霄鸢起舞,居然一澍歌年丰。
人言佛陀入三昧,断取世界如旋蓬。
指麾释梵骏奔走,况尔风伯并雷公。
风骚老将亦赞喜,笔阵独扫诗坛空。
嗟余啸咏不释手,一曲何啻歌三终。
在海山的深潭里,龙的宫殿,瀑布飞溅而下,声响如琤琮音。
那碧大士(即大士菩萨)究竟在哪里?他爱那如匹练般飞舞的白云。
偶尔在此悠闲地坐了数千劫,神力与悲愿都是无穷无尽的。
往日火云带着太阳疾驰而去,沙土灼烧得如同千山的童子。
陆浑的强风煽动着热气,泾川的草木因闲雨而茂盛。
万众齐声呼唤这位大士,炉火尚未熄灭便已心通。
黄昏时分,尘土卷起,羊角显得幽暗,清晨的霞光横扫天际,鱼尾般的红色。
商羊在高空中舞动,竟然一场甘霖歌唱着丰年。
人们说佛陀已入三昧,断了对世界的执念,犹如旋风般的轻盈。
他指挥着释梵的骏马奔走,何况风伯与雷公也在其旁。
风骚的老将也对此赞美欢喜,笔阵独自扫荡诗坛的空虚。
唉,我的歌声回荡不已,一曲难道只是三声的结束?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蕙堂,晚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岁旱之时,民众渴望雨水。诗中表现了对神明的祷告,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
范成大的《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是一首充满宗教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诗。诗中不仅描绘了旱灾带来的困苦,还表达了人们对大士菩萨的祈求与希望。开篇以“海山之湫龙所宫”引入,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神秘,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流的声音,仿佛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碧大士”和“万口嗷嗷”描绘了人们对菩萨的崇敬与期盼,体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宗教的寄托。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既有对旱灾的无奈,也有对未来丰收的期待。最后,诗人以“嗟余啸咏不释手”结束,表达了对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仿佛在说,即使在困境中,仍需以诗歌记录生活的点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商羊摩霄鸢起舞”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神明的信仰与期盼,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碧大士”指的是哪个宗教角色?
诗中“万口嗷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