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50
光福塘上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指点炊烟隔莽苍,
午餐应可寄前庄。
鸡声人语小家乐,
木叶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
雨来何晚稻初芒。
祗今农事村村急,
第一先陂贮水塘。
在远处的苍翠中,我指着炊烟,
午餐时分或许可以寄到前面的庄子。
鸡鸣人语,构成了小村的欢乐,
木叶、草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深巷之中。
春天已经过去,衣裳上还残留着柳絮,
雨来得太晚,稻田刚刚露出稚嫩的嫩芽。
如今农事紧急,各村都在忙碌,
首先要在水塘里蓄水,以备灌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孟勉,号石湖,著名的南宋诗人和词人。他的诗作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光福塘上》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及战乱使得许多文人回归乡村,寻求心灵的宁静。诗中表现了农耕生活的忙碌与希望,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光福塘上》是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农事的紧迫感。首联以“炊烟”和“莽苍”开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午后图景,突显出宁静与忙碌的对比。接着,诗人描绘了小村庄里的欢乐场景,鸡鸣人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传递着一种和谐的氛围。
转入下半部分,诗人感叹春天的逝去与雨水的缺乏,稻田刚刚开始抽穗,农事的紧迫感更加明显。通过“衣尚絮”和“雨来何晚”的描绘,诗人将时光的流逝与农作的周期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对农业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范成大作为一位农民诗人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反映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炊烟”主要指什么?
A. 烟火
B. 做饭的烟
C. 烟雾
“雨来何晚稻初芒”中“芒”指的是什么?
A. 稻谷的抽穗
B. 芒草
C. 稻田的水
诗中描绘的生活场景主要是在哪个地方?
A. 城市
B. 乡村
C. 水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