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41
月冷黄昏,声声啼断春无信。
泪痕红印。界破桃花晕。
惹得深闺,幽怨愁芳讯。
眉尖嫩。怎禁春尽。
锁住千般恨。
在寒冷的黄昏,杜鹃的叫声接连不断,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无情。脸上的泪痕如红色的印记,桃花的色彩也因愁苦而暗淡。深闺中的我,因这声声啼鸣而产生幽怨的愁苦,眉尖如柳,怎能承受这春天的结束?心中千般的恨意被锁住,无法释放。
作者介绍:陆茜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女性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她的诗歌风格细腻,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的结束。杜鹃的啼鸣被视为春天逝去的象征,诗人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南浦月 闻杜鹃》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古诗,诗人在黄昏的冷月下,听到杜鹃的啼鸣,感受到春天的逝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月冷黄昏”便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月光的冷淡与黄昏的昏暗相互映衬,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接着,通过“声声啼断春无信”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失望与无奈,杜鹃的叫声如同催命符,提醒着诗人春天已经结束,带来了无尽的愁苦。
“泪痕红印”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失去春天而流下的泪水,红印象征着伤心的印记。接下来的“界破桃花晕”,则通过桃花的凋零来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桃花的美丽与春天的消逝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对过去的怀念愈加深刻。
整首诗的情感在“锁住千般恨”这一句中达到高潮,诗人内心的愤懑与无奈被牢牢锁住,无处发泄,展现了女性在社会与情感中所承受的压抑与孤独。诗人的情感深邃而真实,读来令人心痛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逝去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愁苦,展现了女性在面对情感和社会压迫时的无奈与痛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鹃的叫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春天的结束
C. 夏天的到来
“泪痕红印”指的是:
A. 伤心的印记
B. 美丽的花瓣
C. 月光的反射
诗中提到的“深闺”最能代表:
A. 华夏大地
B. 女性的内心世界
C. 春天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