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浦 惊秋》

时间: 2025-05-02 01:52:38

诗句

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

回首西风起处,几叶上轻黄。

莫问藕花凋未,看蜻蜓、点点度银塘。

有前时双鬓,而今似否,青镜自商量。

极目神州杳杳,只归禽、无数点微茫。

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

便遣吾庐三径,在他时、枫叶不禁霜。

祝掠云双燕,好将归梦绕空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2:38

原文展示:

南浦 惊秋
作者: 王夫之

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
回首西风起处,几叶上轻黄。
莫问藕花凋未,看蜻蜓点点度银塘。
有前时双鬓,而今似否,青镜自商量。
极目神州杳杳,只归禽无数点微茫。
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
便遣吾庐三径,在他时枫叶不禁霜。
祝掠云双燕,好将归梦绕空梁。

白话文翻译:

片片白云如雪堆积,却没有什么缘由,飞影似乎要掠过斜阳。回头看那西风起的地方,几片叶子轻轻泛黄。不要问莲花是否凋谢,看那蜻蜓点点飞过银色的塘面。往日的双鬓,如今又如何,照在青镜中的我自言自语。极目远望神州,只归来无数的飞禽点缀在微茫的天际。残虹已消失,短剑半弯,光芒也被蚀去。让我把我小屋的三条小径,留待他日,枫叶不禁霜。祝愿那双燕掠过云端,好将归梦缠绕在空梁之上。

注释:

  • 片云堆雪:形容云彩白如雪,意指云彩的洁白。
  • 无端:没有缘由或原因。
  • 飞影欲掠斜阳:飞影似乎要掠过斜阳,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
  • 藕花:指莲花,常用以象征美丽。
  • 蜻蜓点点度银塘:蜻蜓轻盈地飞过水面,银塘指明亮的水面。
  • 青镜自商量:比喻镜子中的自己在思考人生。
  • 极目神州杳杳:极目远眺,神州大地一片迷茫。
  • 销尽残虹:彩虹消失殆尽。
  • 半折短剑:形容光芒的微弱,如同折断的剑。
  • 三径:指小路,意在表达闲适的生活状态。
  • 枫叶不禁霜:枫叶虽美,却也要面对霜打的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静斋,湖南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南浦 惊秋》创作于王夫之晚年,正值清兵入关之际,国家动荡不安。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忧思,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体悟。

诗歌鉴赏:

《南浦 惊秋》是一首充满秋意与人生感慨的诗。诗的开篇便以“片云堆雪”引入画面,描绘出秋天的清冷与宁静。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观察自然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西风”、“轻黄”以及“蜻蜓点点”都渗透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情绪,仿佛在提醒读者秋天的来临,生命的短暂。

诗中通过“青镜自商量”,诗人自省人生,反思自己曾经的光辉岁月与今时的沧桑。接下来,诗人极目远眺,感受到神州大地的渺小和无数飞禽的归宿,表达了对人生归属与归宿的追求。

“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一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最后几句以“枫叶不禁霜”作结,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人生无情的感慨,留有一种淡淡的惆怅。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交织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片云堆雪,却无端飞影欲掠斜阳:片云如同堆积的雪,飞影似乎要掠过夕阳,给人一种轻柔而又透彻的感觉。

  2. 回首西风起处,几叶上轻黄:回头望去,西风吹起,几片叶子开始泛黄,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3. 莫问藕花凋未,看蜻蜓点点度银塘:不必去询问莲花是否凋谢,看蜻蜓轻巧地飞过水面,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随意。

  4. 有前时双鬓,而今似否,青镜自商量:曾经的双鬓如今如何,面对镜子,诗人自我反省,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5. 极目神州杳杳,只归禽无数点微茫:极目远眺,神州一片模糊,只能看到无数飞禽的微小身影,表达一种孤独感。

  6. 销尽残虹,半折短剑蚀清光:残余的彩虹已消失,光芒如短剑般被削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7. 便遣吾庐三径,在他时枫叶不禁霜:让我把我住的地方的小路,留待将来,即使枫叶也难逃霜的侵袭。

  8. 祝掠云双燕,好将归梦绕空梁:愿那双燕在云端飞掠,带着归梦缠绕在空荡的梁上,给人以希望的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云堆雪”比喻云彩的洁白,形象鲜明。
  • 拟人:如“青镜自商量”,赋予镜子以人的思考。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结构上多有对照,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幻无常的事物,代表着诗人的心境。
  • 西风:秋风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蜻蜓:象征着轻盈与生命的短暂。
  • 青镜:反映诗人对自身的反思与内心的觉悟。
  • 残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已逝,表达一种失落感。
  • 枫叶:代表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片云堆雪”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天空的蔚蓝
    B. 云彩的洁白
    C. 雪花的纷飞

  2. “青镜自商量”中,青镜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我反省与思考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残虹”象征着: A. 未来的希望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生命的重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王夫之《南浦 惊秋》与李白《静夜思》: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感受,但王夫之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人生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 王夫之《南浦 惊秋》与杜甫《春望》:王夫之的诗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诗中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王夫之《南浦 惊秋》研究论文
  • 《明清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花朝 烛影摇红 题徐秋宇孝廉锦华黄叶秋灯思归图 烛影摇红 偕实庵憩梅卿画兰室,灯下赋菊 烛影摇红 寓园海棠,一株亭亭,独上出楼甍丈许。今年作花最繁,一夕为风雨所损,词以惜之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乙丑元日和闰枝 烛影摇红 月夜泛舟里湖,遍串六桥并丁家山而归,山椒一园,歌鼓彻曙 烛影摇红 上巳同半塘、南禅登江亭 烛影摇红 方密之索赋催妆即用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讫箓 舌字旁的字 毂击肩摩 高歌猛进 讥恶 指画口授 舐犊之念 守价 鼠字旁的字 连璧贲临 包含断的词语有哪些 结夏 母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心花怒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