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32
九鲤湖
作者: 黄艾 〔宋代〕
九鲤山头爽气芬,
潺湲九漈隔溪闻。
青嶂高障海东日,
碧溪流空湖曲云。
坐听狷月换贝声怜草阁,
夜深月色度松门。
无缘能结茅斋宿,
绿水丹山欲共分。
在九鲤山顶,空气清新,芬芳扑鼻,
潺潺的溪水声从九条瀑布传来。
青色的山峦高高地挡住了海东的阳光,
碧绿的溪水在空旷的湖面上流淌,映照着云彩。
坐在草阁中,静听月下贝壳的声音,怜惜这宁静的时光,
夜深了,月光照过松树的门口。
无缘在这里结庐宿住,
这绿水和丹山的美景真想与我共享。
本诗通过描绘山水的景色,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月色”、“绿水”、“丹山”均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清幽与宁静。
黄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本诗写于黄艾隐居于九鲤湖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追求。
《九鲤湖》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九鲤湖的秀美景色与宁静氛围。开头两句“九鲤山头爽气芬,潺湲九漈隔溪闻”,通过描写山头的清新空气和潺潺的溪水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接下来的“青嶂高障海东日,碧溪流空湖曲云”,则通过对青山和碧水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交融与和谐美。诗人在这里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
在夜深人静时,诗人坐听“狷月换贝声怜草阁”,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倾心与对生活的感悟。最后几句“无缘能结茅斋宿,绿水丹山欲共分”,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珍惜。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渴望归隐山林,追寻宁静和纯真的生活理想。通过描绘九鲤湖的美丽景色,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九鲤山”象征什么?
A. 高洁的理想
B. 繁华的城市
C. 不朽的历史
D. 传统的文化
“怜草阁”中的“怜”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惆怅
C. 喜爱
D. 疲惫
《静夜思》与《九鲤湖》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描绘了山水的美丽与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