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0:44
恭和令制感秋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金虎肃秋气,属兹摇落时。
淅沥暮蝉澁,嘹唳征鸿悲。
遥巘云冒絮,平林露成帷。
黄凋菡萏盘,戏坠芙蓉枝。
湿叶填断堑,寒藤蔓荒篱。
东储感物变,西陆占星移。
清风已预戒,秋阳岂难知。
偶氽叹憭栗,旧然吐新奇。
想象酒方酣,浩荡思无涯。
不学楚人赋,载赓豳土诗。
金色的老虎在秋天的气息中显得肃穆,这正是万物摇落的时节。
夕阳下,蝉鸣凄凉,哀怨的鸿雁在空中悲鸣。
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笼罩,平坦的林野被露水垂挂如帷幔。
荷花已然枯黄,戏落在芙蓉的枝头。
湿漉漉的树叶填满了断裂的沟堑,寒冷的藤蔓缠绕着荒废的篱笆。
东边的丰收让人感慨万千,西边的天空似乎在预示着星辰的变迁。
清风已经给出了警示,秋日的阳光难道还不容易识别吗?
偶然间叹息着栗子的落下,旧有的情感却涌现出新的奇思。
我想象着酒正酣畅,思绪如浩荡的江河,无边无际。
我不学习楚人的赋诗,而是吟诵豳土的诗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人赋”指的是楚国的赋体文学,暗示诗人对传统文学形式的不屑和对乡土文化的珍视。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融入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的时节,诗人借此契机感怀秋天的变化,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秋天象征着成熟与凋零,诗中融合了丰收的喜悦与失落的忧伤。
《恭和令制感秋》是一首具有浓厚秋意的诗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邃的感悟。开篇以“金虎肃秋气”引入,生动地展现出秋季的肃穆和丰收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对秋蝉和鸿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遥巘云冒絮,平林露成帷”展现了自然的景象,云雾缭绕、露水垂挂,形成了如帷幕般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接下来的“黄凋菡萏盘,戏坠芙蓉枝”则表现了秋天的衰败与美丽,荷花的枯萎和芙蓉的摇曳相映成趣,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湿叶填断堑,寒藤蔓荒篱”则描绘了秋天带来的荒凉感,诗人在此刻感受到的物质与精神的变迁,反映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清风已预戒,秋阳岂难知”则是一句哲理性的反思,清风和秋阳象征着自然的变化,提醒人们要敏感于时光的流逝。
最后,诗人以饮酒作结,表明即使感慨万千,依然要畅快地享受当下,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哲理,给读者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变迁与自然的循环,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与对当下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虎肃秋气”中的“金虎”比喻什么?
A. 秋天的气氛
B. 一种动物
C. 夏天的残余
诗中提到的“清风已预戒”是什么意思?
A. 风景优美
B. 自然的变化已被感知
C. 感觉到寒冷
诗人选择不学习楚人的赋,而吟诵什么?
A. 唐诗
B. 豳土的诗
C. 元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恭和令制感秋》这首诗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