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8:40
原文展示: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
白话文翻译:
听说将军轻视年轻时的壮志,将兵器留在螺江城下。战旗零落,沉没在荒凉的边疆,簪子和鞋子破旧,返回故乡。白发苍苍的应保全苏武的气节,老朋友谁能得到李陵的书信。自怜被放逐,没有长远之策,只能让卢谌的泪水沾满衣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元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诗反映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徐铉听说建州(今福建建瓯)陷落于敌手后,寄给钟郎中的诗。诗中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旌旗零落沉荒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而“簪履萧条返故居”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感。后两句通过对苏武和李陵的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忠诚和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律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悲凉。通过描绘战后的荒凉景象和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旌旗零落沉荒服”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战后的荒凉景象 B. 战前的热闹景象 C. 战中的激烈景象 答案:A
诗中引用了哪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 A. 苏武和李广 B. 苏武和李陵 C. 李广和李陵 答案:B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己的无奈和悲凉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