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1:50
原文展示:
精金百鍊始知难,何似仙枝两度攀。名逐凤书归故里,身从鸟道入巴山。诏宣远俗皇恩厚,惠洽齐民利刃闲。珍重加餐顺风土,归来高步七人班。
白话文翻译:
经过百炼的精金才知其难,哪比得上两次攀登仙枝。名声随着凤书回到故乡,身体则沿着险峻的山路进入巴山。皇帝的诏令传达给远方的百姓,皇恩浩荡,惠民政策如同闲置的利刃。珍惜身体,顺应当地的风土,归来时高步在七人班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可能是徐铉在担任施州单员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和对皇恩的感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施州任职期间,感慨自己的仕途经历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精金百炼、仙枝两度攀等意象,表达了对仕途艰难的认识和对高位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精金百炼和仙枝两度攀的比喻,展现了仕途的艰难和成就的不易。名逐凤书归故里,身从鸟道入巴山,描绘了诗人名声远播和身体历经险阻的情景。诏宣远俗皇恩厚,惠洽齐民利刃闲,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惠民政策的期待。最后,珍重加餐顺风土,归来高步七人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仕途艰难和高位的向往的描绘,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精金百鍊”比喻什么? A. 仕途的艰难 B. 高不可攀的地位 C. 皇帝的权威 D. 惠民政策
“名逐凤书归故里”中的“凤书”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诏书 B. 诗人的名声 C. 故乡的风俗 D. 险峻的山路
诗中的“鸟道”象征什么? A. 险峻和艰难 B. 高不可攀的地位 C. 皇帝的权威 D. 惠民政策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