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时间: 2025-07-29 07:32:54

诗句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32:54

原文展示: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刘克庄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我几乎忘记了写作的华丽纸张,只是觉得那美丽的彩虹只在夜空中显现。唐代的律诗在梨岭一带开始流行,古代的文风在艾轩这里得到传承。早年间陈大夫的三篇策论,如果能找到原来的那些人,倒希望能请教一联诗句。如果你经过溪边,敲响宗教的门,替我向玉堂的仙人问个好。

注释:

  1. 华笺:华丽的纸,指书写诗文所用的精美纸张。
  2. 虹光:彩虹的光辉,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3. 唐律:指唐代的诗律,律诗的规范。
  4. 梨岭:地名,可能指聚集文人雅士的地方。
  5. 艾轩:可能是指某位文人或书法家。
  6. 董大夫:指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或文人,可能与策论有关。
  7. 原夫辈:指当年的那些人,可能是指同道中人。
  8. 宗旨:宗教或哲学的根本原则。
  9. 玉堂仙:指神仙或高人,象征理想中的智慧和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伊川,晚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史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文人雅士及古典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以送别为主题,传递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诗中的意象丰富,首先提到的“华笺”象征着文人对文采的追求,而“虹光夜属天”则表现出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暗示着在世俗生活中难以把握的美好瞬间。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及“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这不仅表达了对唐代文化的崇敬,也显示了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提到的“董大夫三策”,则表明作者对历史的深思,期待能与同道中人交流诗文。

最后的“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一句,既是一种祝福的寄托,也暗示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在这首诗中,刘克庄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送别的主题与文化的传承紧密结合,构建出一种既伤感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都忘几桉有华笺:作者几乎忘记了用华丽纸张书写的事情,暗示对形式的淡漠。
  2. 但怪虹光夜属天:感叹夜空中的彩虹,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3. 唐律胚胎梨岭作:提到唐代律诗的起源,表达对古代诗歌的敬仰。
  4. 古文骨髓艾轩传:古代文风的传承,表现出对文化的重视。
  5. 蚤陈董大夫三策:提到历史人物,表达对古代智慧的渴望。
  6. 肯觅原夫辈一联:希望能找到当年的同道中人,共同探讨诗文。
  7. 若过溪边叩宗旨:希望友人能探讨哲学和宗教的深意。
  8. 为余问讯玉堂仙: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期待与高人交流。

修辞手法:

  • 对比:华笺与虹光之间的对比,体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差异。
  • 意象:溪边、玉堂仙等意象,营造了一个理想与现实交织的空间。
  • 比喻:用“虹光”比喻美好而短暂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既伤感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华笺:象征文人追求的美丽与优雅。
  2. 虹光:象征短暂的美好与理想。
  3. 梨岭:代表文人聚集、交流的地方。
  4. 玉堂仙:象征理想中的智慧与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刘克庄的《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思念
    • C. 欢喜
    • D. 愤怒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虹光”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刘克庄在诗中对古代文化持有敬仰态度。对/错。

答案:

  1. B
  2. 短暂的美好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冯温往河外 春日寓怀 望蜀亭 冬日写怀 江上寄情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赠禅师 并州 褒斜道中 送判官赴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褰裳躩步 牛字旁的字 福力 乘坚伺隙 肉跳心惊 雏鸡 包含乖的成语 僵石 十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支字旁的字 拾纂 应有尽有 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卸八块 酒有别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