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寓怀》

时间: 2025-04-27 08:07:44

诗句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

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07:44

原文展示:

春日寓怀 薛能 〔唐代〕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 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白话文翻译:

我这隐居的拙人还未曾为自己谋划,却无缘无故地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盗贼虽然憎恨,却仍然惦记着那些财物,花儿凋谢了我却未曾察觉春天的流逝。 城市中常常有许多弊端,江山又怎会有神灵庇佑呢? 犍为何处在那里,我打算去吊唁那些被埋没的轮子。

注释:

幽拙:指隐居的拙人,作者自指。 无端:无缘无故。 患不均: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盗憎:盗贼的憎恨。 念物:惦记着财物。 花尽:花儿凋谢。 不知春:未曾察觉春天的流逝。 井邑:城市。 多弊:有许多弊端。 江山:指国家。 岂有神:怎会有神灵庇佑。 犍为: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一拟:打算。 吊埋轮:吊唁那些被埋没的轮子,比喻吊唁那些被埋没的人才或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是一位隐居的拙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他的诗歌风格质朴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在春日隐居时所作,通过对春天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忧虑。诗中“幽拙未谋身”一句,表明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无端患不均”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现象;“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则表达了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忧虑。诗中“幽拙未谋身”一句,表明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无端患不均”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现象;“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则表达了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作者自称为“幽拙”,即隐居的拙人,表明他并未为自己谋划,却无缘无故地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2. 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这两句通过对盗贼和花儿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感慨。盗贼虽然憎恨,却仍然惦记着那些财物,而花儿凋谢了,作者却未曾察觉春天的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3.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 这两句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城市中常常有许多弊端,而江山又怎会有神灵庇佑呢?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神灵庇佑的怀疑。

  4.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这两句表达了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忧虑。犍为何处在那里,作者打算去吊唁那些被埋没的轮子,比喻吊唁那些被埋没的人才或事物,表达了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修辞手法:

  1. 比喻:诗中“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一句,通过比喻,将“被埋没的轮子”比喻为“被埋没的人才或事物”,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忧虑。

  2. 拟人:诗中“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一句,通过拟人,将盗贼和花儿赋予了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感慨。

  3. 对仗:诗中“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和“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两句,通过对仗,使诗歌语言更加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才埋没的忧虑。诗中“幽拙未谋身”一句,表明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无端患不均”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现象;“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则表达了对被埋没人才的同情和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幽拙:隐居的拙人,作者自指。
  2. 无端:无缘无故。
  3. 患不均: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4. 盗憎:盗贼的憎恨。
  5. 念物:惦记着财物。
  6. 花尽:花儿凋谢。
  7. 不知春:未曾察觉春天的流逝。
  8. 井邑:城市。
  9. 多弊:有许多弊端。
  10. 江山:指国家。
  11. 岂有神:怎会有神灵庇佑。
  12. 犍为: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13. 一拟:打算。
  14. 吊埋轮:吊唁那些被埋没的轮子,比喻吊唁那些被埋没的人才或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拙未谋身”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生活状态? A. 隐居生活 B. 忙碌生活 C. 官场生活 D. 旅行生活

  2. 诗中“无端患不均”一句,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A. 社会和谐 B. 社会不公 C. 社会繁荣 D. 社会稳定

  3. 诗中“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事物的同情和忧虑? A. 被埋没的人才 B. 被埋没的财物 C. 被埋没的书籍 D. 被埋没的文物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疾苦的忧虑,与薛能的《春日寓怀》有相似的主题和情感。
  2.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与薛能的《春日寓怀》有相似的隐居主题和情感。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与薛能《春日寓怀》:两首诗都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疾苦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加直接和激烈,而薛能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2. 王维《山居秋暝》与薛能《春日寓怀》:两首诗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而薛能的诗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春日寓怀》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2.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是了解唐代诗歌背景和风格的重要参考书。
  3. 《唐诗鉴赏辞典》:对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是研究唐代诗歌艺术特点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查询

送武冈法曹江叔文 送伍启之赴严陵比较务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送邬文伯 送苏道士 送陈法曹文卿兼柬松窗 寺中观梅 水犀重开 霜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雪虐风饕 党棍 诔德 实偪处此 荆棘满途 采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货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丧道 拿印把子 军机 燕俦莺侣 花生 幾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