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冯温往河外》

时间: 2025-05-07 06:32:21

诗句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

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

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

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21

原文展示:

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

白话文翻译:

带着琴剑作为行装,从河关出发向北方。秦地的音乐在河内流传,魏地的画作源自黎阳。田野上的阳光照耀着成熟的庄稼,秋霜使得馆舍的叶子变黄。在风沙中询问船只的去处,应该会在清漳河边停泊。

注释:

  • 琴剑:指文人的随身物品,象征着文武双全。
  • 河关:指黄河的关口。
  • 秦音:秦地的音乐。
  • 河内:古地名,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
  • 魏画:魏地的绘画。
  • 黎阳:古地名,今河南浚县一带。
  • 野日:田野上的阳光。
  • 村苗熟:村庄里的庄稼成熟。
  • 秋霜:秋天的霜。
  • 馆叶黄:馆舍的叶子变黄。
  • 风沙:风中的沙尘。
  • 清漳:河名,位于今河北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薛能为友人冯温前往河外(今河北一带)而作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为友人冯温送行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别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北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对别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友人冯温前往河外的旅途景象。首句“琴剑事行装”,以琴剑象征文人的身份和行旅的准备,透露出一种文雅而坚定的气质。接下来的“河关出北方”,直接点明了旅行的方向和起点,给人一种开阔而遥远的感觉。诗中“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通过对秦地音乐和魏地画作的提及,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的特色。后两句“野日村苗熟,秋霜馆叶黄”,以秋天的丰收和叶黄,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感伤色彩。最后“风沙问船处,应得立清漳”,以风沙和船只的意象,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平安到达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琴剑事行装”:琴剑作为文人的象征,表明友人冯温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士人,行装已经准备妥当。
  2. “河关出北方”:指出旅行的起点和方向,河关是黄河的关口,北方则是一个广阔而未知的地域。
  3. “秦音尽河内”:秦地的音乐在河内地区流传,展现了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4. “魏画自黎阳”:魏地的画作源自黎阳,体现了艺术的起源和地域特色。
  5. “野日村苗熟”:田野上的阳光照耀着成熟的庄稼,象征着丰收和季节的变化。
  6. “秋霜馆叶黄”:秋霜使得馆舍的叶子变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时光的流逝。
  7. “风沙问船处”:在风沙中询问船只的去处,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性。
  8. “应得立清漳”:应该会在清漳河边停泊,表达了对友人平安到达的期盼。

修辞手法:

  • 象征:琴剑象征文人的身份,秦音和魏画象征文化的传承。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
  • 意象: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如野日、秋霜、风沙)来营造氛围和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旅途,通过对友人旅途的描绘和对别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旅途的担忧。诗中通过对北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和对别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琴剑:象征文人的身份和行旅的准备。
  • 河关:象征旅行的起点和方向。
  • 秦音、魏画:象征文化的传承和地域特色。
  • 野日、秋霜:象征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 风沙、船只:象征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琴剑事行装”中的“琴剑”象征什么? A. 文人的身份和行旅的准备 B. 武士的身份和战斗的准备 C. 乐器的种类 D. 剑的种类 答案:A

  2. “河关出北方”中的“河关”指的是什么? A. 黄河的关口 B. 长江的关口 C. 运河的关口 D. 海港 答案:A

  3. “秦音尽河内”中的“秦音”指的是什么? A. 秦地的音乐 B. 秦地的方言 C. 秦地的风俗 D. 秦地的历史 答案:A

  4. “魏画自黎阳”中的“魏画”指的是什么? A. 魏地的绘画 B. 魏地的书法 C. 魏地的建筑 D. 魏地的雕塑 答案:A

  5. “风沙问船处”中的“风沙”象征什么? A. 旅途的艰辛 B. 风景的美丽 C. 风俗的多样 D. 风土人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别离的感慨。
  • 杜甫《送友人》:通过对友人旅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旅途的担忧。

诗词对比:

  • 薛能《送冯温往河外》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薛能的诗更注重对北方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深远的氛围,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别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五 落花五十首 其十四 落花五十首 其十三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 落花五十首 其十一 落花五十首 其十 落花五十首 其九 落花五十首 其八 落花五十首 其七 落花五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包含姆的词语有哪些 书不尽意 李白桃红 江山之恨 閠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景昃 两虎相斗 厂字头的字 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哀莫大于心死 画虎不成反类狗 角字旁的字 扫地尽矣 抽肥补瘦 立家 包含怅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