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目眚》

时间: 2025-05-04 03:25:58

诗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5:58

原文展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一天吃掉三百颗荔枝,却不知道天意惩罚了我,致使我失去了一只眼睛。真是奇怪,那些乡下的老人喝酒时,竟然比贵族在寒食节聚会时更为痛快。

注释

  • 日啖:每天吃。
  •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味美多汁。
  • 天罚:天的惩罚,这里指因贪吃而受到的惩罚。
  • 异哉:奇怪啊。
  • 野老:乡下的老人。
  • 白露团:指一种酒,可能是指白露时节酿的酒。
  • :痛快、豪爽。
  • 贵人:指有地位的人。
  • 寒食散: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此时人们禁火吃冷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及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抑郁之感。刘克庄的诗作往往带有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反映了他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目眚》是一首通过对比与反讽表达个人感受的诗。诗人在开篇便以“日啖荔枝三百颗”描绘了自己纵情享受的场景,荔枝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然而,随之而来的“天罚一只眼”则反转了这种享受的表象,暗示着享乐的代价。这里的“天罚”不仅是对自我行为的惩罚,也是对人生态度的警示。接着,诗人提到“异哉野老白露团”,以乡下老人喝酒的豪放与贵族在寒食节的拘谨进行对比,突显出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以及对快意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在表达自我享乐与天命的冲突的同时,也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意识到内心的空虚与无奈,令人深思。通过简练的语言与鲜明的意象,刘克庄成功地将个人感情与社会批判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具有深邃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啖荔枝三百颗”:强调诗人对生活享受的极致追求。
    • “不知天罚一只眼”:表示对享乐后果的忽视,暗示人生的无常。
    • “异哉野老白露团”:引入对比,强调乡下人的痛快与乐趣。
    • “烈于贵人寒食散”:讽刺贵族的生活方式,突出其无趣与拘谨。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乡下人与贵族的饮酒场景,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
    • 比喻:荔枝作为美好享受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个人的享乐与社会现象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人情冷暖,警示人们在追求享受的同时,也要意识到生活的代价。

意象分析

  • 荔枝:象征着奢华享受,也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 天罚:代表着命运的惩罚,强调因果法则。
  • 乡下老人:象征着粗犷的生活态度,代表着一种真实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意思是:

    • A. 吃荔枝不计数量
    • B. 每天只吃一颗荔枝
    • C. 吃荔枝过于克制
    • D. 不喜欢荔枝
  2. “天罚一只眼”指的是:

    • A. 失去视力
    • B. 对贪吃的惩罚
    • C. 受到天神的惩罚
    • D. 眼睛变得更美
  3. “异哉野老白露团”中“异哉”的意思是:

    • A. 赞美
    • B. 奇怪
    • C. 期待
    • D. 质疑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目眚》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享乐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终南真空禅师 下第别郜扶(一作大,一作秩) 早发故山作 校猎曲 相和歌辞。雀台怨 相和歌辞。关山曲 送顾非熊下第归江南 旅次夏州 送人游蜀 寄崇德里居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陶的词语有哪些 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脍炙人口 包含蒂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閠字旁的字 下行 又字旁的字 昴精 翻然改悟 号咷大哭 明灭可见 猿开头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千里共婵娟 微息 倒八字的字 称心满愿 闭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