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37
至扬州
文天祥 〔宋代〕
扫退蜣蜋枕败墙,一朝何止九回肠。
睡馀扪虱沉沉坐,偏觉人间白昼长。
在破败的墙壁上,蜣蜋被我一扫而去,一朝之间,竟让我心头感到无尽的愁苦。睡醒后,懒散地坐着,手里还在抓挠着虱子,偏偏觉得人间的白昼竟是如此漫长。
“九回肠”出自《离骚》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文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愁。诗人以个人的感受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体现出身处乱世的无奈。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诗人。他在国破家亡之际,表现出极大的忠诚与勇气,创作了许多反映爱国情怀的诗歌。其风格悲壮,富有深情。
《至扬州》创作于南宋灭亡之际,文天祥面对国家的覆灭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忧愁与对故国的思念。诗中描绘的情景贴近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流露出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这首诗整体上充满了悲凉的气息,透过简单的日常景象,展露了深邃的情感。开头的“扫退蜣蜋”,不仅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恼。蜣蜋作为一种不受欢迎的生物,象征着生活中的烦扰与无奈。而“九回肠”的使用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接下来的“睡馀扪虱沉沉坐”,则描绘了诗人的懒散状态,反映出他对现状的无奈与无力感。这里的“沉沉坐”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懒散,更是心理上的沉重。最后一句“偏觉人间白昼长”,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在苦闷中度过漫长时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天祥对社会动荡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士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个人的感受为出发点,折射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生活无奈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日常描写,表现了士人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助,展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扫退蜣蜋”的意思是:
A. 清理蜣蜋
B. 拍打蜣蜋
C. 养蜣蜋
D. 观察蜣蜋
“九回肠”主要表达了:
A. 高兴
B. 忧愁
C. 期待
D. 冷漠
诗中“沉沉坐”反映了诗人的:
A. 精力充沛
B. 懒散与无奈
C. 快乐与幸福
D. 忙碌与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