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3:01
至扬州
文天祥
怅怅乾坤靡所之,
平山风露夜何其。
翁翁岂有甘心事,
何故高楼鼓角悲。
在这浩瀚的天地间,我感到无处可去,
夜晚的平山在风露中显得格外清冷。
老翁的心中怎会有甘愿的事情,
为何高楼之上却发出悲伤的鼓角声?
这首诗中涉及的典故较少,但“高楼鼓角”可以理解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隐喻,暗示着战争或动乱带来的悲伤气氛。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和勇气著称,在抵抗蒙古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被俘而殉国。
创作背景:文天祥在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感受到国家的危机和个人的无奈,创作了许多表现忠诚与悲愤的诗篇。这首《至扬州》反映了他在战争期间的失落与悲伤。
《至扬州》是一首充满感情的古诗,通过简单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诗中开头的“怅怅乾坤靡所之”,便是对无处归属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作者在战争动乱的背景下,心灵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平山风露夜何其”,则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的感受。
老翁的形象在诗中显得尤为重要,“翁翁岂有甘心事”,这是对老年人的深切同情,暗示着在动荡的社会中,即使是老人也无法安享晚年,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愁苦。“何故高楼鼓角悲”,则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悲伤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与深刻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情感真挚,富有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的忧虑,表达了个人的无奈与悲伤,强调了在动荡时期人们的孤独感。
诗词测试:
“怅怅”一词最能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翁翁”形象主要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哪个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