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3:25
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
作者: 梅尧臣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
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
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
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
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
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
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
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
夏席堆青齑,冬盘飣旨蓄。
竟无粱肉馔,其愧萧家录。
这首诗描绘了山工在日常工作中雕刻器物的情景,这与樵夫和牧人的工作截然不同。工人从地下挖掘出如云般的根部,剖开坚硬的石头,犹如剖玉一般细致。诗人提到自己所拥有的食具和果具,都是为了招待宾客而准备的,也包括了茶具,享受美好时光时自然要用到。对于公赠的器物,虽然金子多,却并不令人眼前一亮。我家本就应该有这样的器具,瓦碗也能在漏雨的屋顶下使用。拥有这些器具让我这个穷人感到满足,来客时也不觉得缺乏。唯有赤脚的婢女,收拾时总是怨声载道。夏天的席子上堆满了青色的菜,冬天的盘子里则保存了美味的食物。尽管没有丰盛的粮肉菜肴,心中却仍对此感到不安,愧疚于萧家所记的丰盛。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子华,号梅村,宋代著名诗人,以其诗风质朴、情真意切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描写生活和自然为主题,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梅尧臣在收到朋友吴长文赠送的石器之后所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友谊的感激。诗中展现了宋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对简单生活的自我调侃,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梅尧臣的这首《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朴素而充满温情的生活画面。诗中,作者用“山工日斲器”开篇,便引出了一种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手工艺的尊重和赞美。随着诗句的延展,作者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物质的理解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诗中提到的器物,不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是在简朴生活背景下的精神寄托。作者不以金钱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强调了家庭的温暖和朋友的情谊。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作者却能从中找到满足与快乐,写出了“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的真谛。
梅尧臣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意象,通过对比的手法,把“金多不入目”的物质观与“夏席堆青齑”的简朴生活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一种清雅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赠礼的感激,也有自嘲的幽默,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物质与精神的对比,表现出一个人在简朴生活中获得的满足与快乐,同时也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器具不仅是生活的工具,更是人际关系的桥梁,体现了待客之道和人情味。赤脚的婢女则象征着家庭的劳作与奉献,展现出生活的艰辛与真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工”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诗中提到的“赤脚婢”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梅尧臣的《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的多方面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