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36:42
送僧惠思
梅尧臣
大车高马尘塞轨,
弄石洗泉人不喜。
慨然摆落还吴都,
归心劲於弦上矢。
强弩发复开,
矢往不可回。
常应笑燕子,
时能海边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惠思的离去场景。大车高马扬起的尘土掩盖了道路,洗石泉水的地方却没有人喜欢。诗人感慨地摆脱了繁华的吴都,心中归家的愿望如同弦上即将发射的箭。强弩发射后,箭矢无法再回头。燕子常常嘲笑我,时而能够飞到海边。
作者介绍:梅尧臣(约1002-1060),字子云,号天觉,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僧人惠思的惜别有关,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喧嚣生活的反思。
《送僧惠思》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尘土与归家的心情,展现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大车高马尘塞轨”用形象的场景描绘了繁华的喧闹,暗示了生活的繁杂与不如意。接下来的“弄石洗泉人不喜”则描绘了另一种宁静的生活,但却没有人愿意停留,反映出对喧嚣的厌倦与对宁静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归心劲於弦上矢”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归心,强烈的情感仿佛箭一般,发射而出,无法回头。最后的“常应笑燕子,时能海边来”则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燕子在海边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洒脱,诗人却仍被尘世牵绊,无法如燕子般随心所欲。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情感,反映了对繁华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归宿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大车高马尘塞轨”描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a) 乡村的宁静
b) 喧闹的城市生活
c) 自由的飞翔
诗人用什么比喻表达归心的急切?
a) 海边的燕子
b) 弦上待发的箭
c) 高马大车
诗中的“常应笑燕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燕子的羡慕
b) 对燕子的厌恶
c) 对燕子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僧惠思》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友人的依依惜别,而后者则通过壮阔的景象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面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情愫。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