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45
白菊
作者: 林淑温 〔明代〕
丰姿皎皎接东篱,
贞白寒芳缀满枝。
月朗霜明色共赏,
冰肌玉质影难移。
重阳山笛催秋节,
五柳家庭送酒时。
露滴幽枝通造化,
铅华洗尽晚香宜。
白菊的丰姿洁白,映衬着东篱,
贞洁的白色和清香点缀满枝头。
明亮的月光和霜气相辉映,
冰清玉洁的身影难以转移。
重阳节时山上的笛声催促着秋的到来,
五柳家的宴会正送酒欢庆。
露珠滴落在幽静的枝头,通向自然的造化,
铅华洗净后,晚香更显宜人。
作者介绍:林淑温,明代女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歌颂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创作背景:在一个清秋的时节,诗人感受到了菊花的美丽和重阳节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白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菊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全诗结构紧凑,意象清晰,层层递进,描绘出菊花的丰姿与清香。在“丰姿皎皎接东篱”中,诗人以形象的比喻传达出菊花的优雅与独特,接着“贞白寒芳缀满枝”进一步突出菊花的纯洁坚贞。诗中通过对月光、霜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秋夜的喜爱和对菊花的赞美。重阳节的到来,诗人用“山笛催秋节”传达了时节的变化与节日的欢庆,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秋天、菊花的欣赏,更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白菊》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主要庆祝什么?
“丰姿皎皎接东篱”中“皎皎”主要形容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