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47
老翁曾旧识,相引出柴门。
苦话别时事,因寻溪上村。
数年何处客,近日几家存。
冒雨看禾黍,逢人忆子孙。
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
惆怅不堪住,空山月又昏。
老翁是我曾经的熟人,他亲自引我走出柴门。
我们苦苦地谈论着离别时的种种往事,因此我寻访到了溪上的村庄。
数年来我身在何处漂泊,如今这里却只剩下几家人。
在雨中观看田里的禾黍,遇到的人都在怀念他们的子孙。
杂乱的藤蔓穿过井口,清澈的流水流到篱笆根下。
我惆怅得无以忍受,空旷的山中,明月又显得昏暗。
卢纶,字士衡,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是在作者晚年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故乡和老友的怀念,也表达了他在漂泊生涯中对乡土的依恋与思索。
《晚到盩厔耆老家》是卢纶的一首抒情诗,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老翁重逢的情景,从出柴门的瞬间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对话,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熟悉的亲切感。诗人在叙述中插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数年漂泊使他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几家存的描写不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也突显了乡村萧条的现实。尤其是“冒雨看禾黍”,在艰苦的环境中,诗人依然对生活的希望保持期待,展现了一种坚韧的生命力。
此外,诗中的“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充满了乡村的气息,然而在美好景象背后掩藏着的是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尤其“空山月又昏”的意象,更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忧伤的色彩。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使得情感丰富而深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老翁的重聚,反映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惆怅。
老翁与诗人的关系是什么?
A) 陌生人
B) 朋友
C) 老师
诗中提到的“禾黍”象征什么?
A) 悲伤
B) 丰收
C) 孤独
“空山月又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兴奋
比较卢纶的《晚到盩厔耆老家》和王维的《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乡村生活,但卢纶更强调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乡愁,而王维则更加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孤独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