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桐花》

时间: 2025-05-05 15:09:40

诗句

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

下荫百尺泉,上耸陵云材。

翠色洗朝露,清阴午当阶。

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

日出花照耀,飞香动浮埃。

今朝一雨过,狼籍黏青苔。

斯桐乃谁树,意若铭吾斋。

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

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政声如九韶,百物绝妖灾。

优优颍川守,能致凤凰来。

到此几千载,丹山自崔嵬。

圣君勤治理,百郡列贤才。

嗟尔不自勉,凤凰其来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9:40

原文展示

《桐花》
作者:欧阳修 〔宋代〕

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
下荫百尺泉,上耸陵云材。
翠色洗朝露,清阴午当阶。
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
日出花照耀,飞香动浮埃。
今朝一雨过,狼籍黏青苔。
斯桐乃谁树,意若铭吾斋。
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
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政声如九韶,百物绝妖灾。
优优颍川守,能致凤凰来。
到此几千载,丹山自崔嵬。
圣君勤治理,百郡列贤才。
嗟尔不自勉,凤凰其来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井边的梧桐树,花叶繁茂,生机勃勃。树荫下有清泉百尺,树高耸入云霄。清晨的露水洗净了翠绿的色彩,午后的阴凉洒在台阶上。幽静的蝉在鸣叫,鸟儿欢快地歌唱。阳光照耀下,花香弥漫,飘动着浮尘。今天一场雨过后,青苔变得黏滑,狼藉不堪。这梧桐树到底是谁的呢?它仿佛在铭记我的书斋。常听说汉朝的盛世,上下和谐。选拔官吏时重视孝廉,把百姓视如婴儿。政声如同九韶音乐,万物安宁无妖灾。优雅的颍川守能够引来凤凰。经历了几千年,丹山依旧巍峨。圣明的君主勤于治理,各郡涌现贤才。可叹的是你们不自勉励,凤凰又怎么会来呢?

注释

  1. 猗猗: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2. 蓑蓑:形容花叶茂盛,像蓑衣一样。
  3. 青苔:指生长在石头或土壤上的绿色植物。
  4. 九韶:汉代的音乐,象征和谐的政声。
  5. 凤凰:象征美好的人才或理想社会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及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桐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诗作。通过描绘桐树的美丽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井边桐树的茂盛,结合清泉、苍翠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运用“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的对仗手法,生动呈现出自然的声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阳光下的花香与雨后青苔的狼藉,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后,诗人以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结尾,强调了自我勉励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猗猗井上桐:描绘桐树的茂盛,表现自然的生机。
  • 花叶何蓑蓑:形容花叶繁茂,生动形象。
  • 下荫百尺泉:树荫下有清泉,体现自然的恩惠。
  • 上耸陵云材:桐树高耸入云,象征理想的追求。
  • 翠色洗朝露:清晨的露水洗净了翠绿,显现清新气息。
  • 清阴午当阶:午后的阴凉洒在台阶上,表现安静的环境。
  • 幽蝉自嘒嘒:蝉鸣声幽静,增加诗的生动感。
  • 鸣鸟何喈喈:鸟儿欢快地鸣叫,展现生机勃勃的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叶何蓑蓑”,将花叶比作蓑衣,形象生动。
  • 对仗:如“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梧桐象征高洁的品格与理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强调了自我勉励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努力追求美好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花:象征美好和理想。
  • 泉水:象征生命与滋润。
  • 蝉鸣与鸟叫: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凤凰:象征优秀的人才和理想的社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猗猗井上桐”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 A) 桐树茂盛
    • B) 月光皎洁
    • C) 风吹草动
  2. “日出花照耀”中的“照耀”一词是什么意思?

    • A) 黑暗
    • B) 照明
    • C) 隐藏
  3.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什么?

    • A) 历史
    • B) 人才
    • C)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桐花》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桐花》更侧重于政治理想的追求,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欧阳修传记及其作品集
  3. 相关古诗词评论书籍和研究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酬葛元士 同弱翁登华盖山资福寺 寄泾上黄心甫 紫阳院 送九水还庐山 早稼 广陵行 逢韩茂贻因赠并追伤戴敬夫 闻戴敬夫由越入闽 高阳台·挽姚光殇子姚昭明,寄高阳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计无由出 振兵释旅 田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不分上下 狼兵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巴高枝儿 入字旁的字 衒玉贾石 卤字旁的字 磨砻淬励 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术 建之底的字 荒白米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