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9:40
《桐花》
作者:欧阳修 〔宋代〕
猗猗井上桐,花叶何蓑蓑。
下荫百尺泉,上耸陵云材。
翠色洗朝露,清阴午当阶。
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
日出花照耀,飞香动浮埃。
今朝一雨过,狼籍黏青苔。
斯桐乃谁树,意若铭吾斋。
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
选吏择孝廉,视民婴与孩。
政声如九韶,百物绝妖灾。
优优颍川守,能致凤凰来。
到此几千载,丹山自崔嵬。
圣君勤治理,百郡列贤才。
嗟尔不自勉,凤凰其来哉。
这首诗描绘了井边的梧桐树,花叶繁茂,生机勃勃。树荫下有清泉百尺,树高耸入云霄。清晨的露水洗净了翠绿的色彩,午后的阴凉洒在台阶上。幽静的蝉在鸣叫,鸟儿欢快地歌唱。阳光照耀下,花香弥漫,飘动着浮尘。今天一场雨过后,青苔变得黏滑,狼藉不堪。这梧桐树到底是谁的呢?它仿佛在铭记我的书斋。常听说汉朝的盛世,上下和谐。选拔官吏时重视孝廉,把百姓视如婴儿。政声如同九韶音乐,万物安宁无妖灾。优雅的颍川守能够引来凤凰。经历了几千年,丹山依旧巍峨。圣明的君主勤于治理,各郡涌现贤才。可叹的是你们不自勉励,凤凰又怎么会来呢?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及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桐花》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诗作。通过描绘桐树的美丽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井边桐树的茂盛,结合清泉、苍翠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运用“幽蝉自嘒嘒,鸣鸟何喈喈”的对仗手法,生动呈现出自然的声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阳光下的花香与雨后青苔的狼藉,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后,诗人以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结尾,强调了自我勉励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强调了自我勉励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惜当下,努力追求美好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猗猗井上桐”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日出花照耀”中的“照耀”一词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