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昙颖归庐山》

时间: 2025-05-03 09:04:23

诗句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陕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04:23

原文展示: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
新秦又攻寇,京陕募兵夫。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庐山很久了,想去那里却受世俗束缚。
曾经被贬到夷陵,乘小舟下江湖。
八月到达湓口,停船远望香炉峰。
香炉峰在云雾间,隐隐约约似有似无。
忽然遇到秋日的明媚,彩色的山峦浮现空中。
真是奇特而秀美,不同于其他山川。
偶尔生病不能常去,停留在江中只是徘徊。
如今回想起庐山,恨不能将其画成图。
昙颖是我十年前的老友,旅居京都风尘仆仆。
一旦不辞而别,飘然卷起衣袖。
山林再也无法回归,古人也有我这样的儒者。
西北仍在饱受战乱,江南依旧干旱枯竭。
新秦又在攻打敌寇,京陕正在招募士兵。
圣明的君主关心百姓,贤良的相国思虑国家大计。
可我无话可说,朝中的绅士们也纷纷拖延。
我无法入朝为官,又不想老去在菰蒲之间。
羡慕你能知止,双林归隐在庐山。

注释:

  • 庐山:位于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夷陵:古地名,今湖北宜昌一带。
  • 香炉峰: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因形似香炉而得名。
  • 彩翠:指山峰的色彩斑斓。
  • 昙颖:作者的朋友,可能是指当时的名士。
  • 膏鼎镬:指高官厚禄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以其散文和诗词闻名,倡导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作品多关注人情世故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送昙颖归庐山》写作于欧阳修晚年,当时他已在政治上经历多次起伏,内心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交织。诗中表达了他对庐山的向往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昙颖归庐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庐山的神往。开头部分,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对庐山的向往,借助夷陵的贬谪经历,展现了自己对世俗的无奈。诗中描绘的庐山在秋日的阳光下,色彩斑斓,层峦叠翠,仿佛如梦如幻,显示出庐山的奇特与秀美。

随着情感的加深,诗人逐渐转向对当下政治局势的感慨,西北战乱、江南干旱的现实令人心痛,而自己作为一个无能为力的文人,感到无话可说的无奈与悲哀。最后,诗人羡慕昙颖能够回归自然,隐居山林,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个人的思绪扩展到社会的动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渴望。通过山水意象,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闻庐山久,欲往世俗拘:表达了对庐山的向往,但因世俗的事务而无法前往。
  • 昔岁贬夷陵,扁舟下江湖:回忆被贬的经历,乘舟游历江湖,增添了对大自然的向往。
  • 八月到湓口,停帆望香炉:描绘抵达湓口的景象,停船远望香炉峰。
  • 香炉云雾间,杳霭疑有无:借助云雾描绘香炉峰的神秘,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
  • 忽值秋日明,彩翠浮空虚:秋日的明媚景象,山川色彩鲜明,仿佛在空中浮动。
  • 信哉奇且秀,不与灊霍俱:强调庐山的独特和秀美,不同于其他山川。
  • 偶病不时往,中流但踟蹰:自己因病无法常去庐山,内心惆怅。
  • 今思尚髣髴,恨不传画图:对庐山的回忆模糊而又痛心,渴望能将其美景传为画图。
  • 昙颖十年旧,风尘客京都:提到老友昙颖,经历的风尘仆仆。
  • 一旦不辞诀,飘然卷衣裾:昙颖的离去是无声的告别,轻快而洒脱。
  • 山林往不返,古亦有吾儒: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自己内心向往归隐。
  • 西北苦兵战,江南仍旱枯:指出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生苦难。
  • 新秦又攻寇,京陕募兵夫:反映出当时的动荡局势,士兵被征召。
  • 圣君念苍生,贤相思良谟:表现出对明君和贤相的期盼,希望能关注百姓的生活。
  • 嗟我无一说,朝绅拖舒舒:无话可说,朝中的士绅们也在拖延。
  • 未能膏鼎镬,又不老菰蒲:未能获得高官厚禄,也不愿在田间老去。
  • 羡子识所止,双林归结庐:羡慕昙颖能知止而归隐,表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香炉峰的描绘使用了比喻,增强了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特征,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山水意象贯穿全诗,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高远、理想的象征。
  • 香炉:美丽与神秘的象征。
  • 秋日:成熟与丰收的象征。
  • 昙颖:友谊与归隐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炉”指的是哪个景点?

    • A. 庐山
    • B. 西湖
    • C. 秦岭
    • D. 泰山
  2. 作者对哪一种生活方式表示羡慕?

    • A. 官场生活
    • B. 隐居山林
    • C. 商贸生活
    • D. 游历四方
  3. 诗中提到的“西北苦兵战”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 A. 战争与动荡
    • B. 经济繁荣
    • C. 文化交流
    • D. 生态破坏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欧阳修的《送昙颖归庐山》在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上更具人文关怀,强调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王维的作品则更多体现了隐逸与自然融合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欧阳修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惠子相梁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输 唐雎不辱使命 岳阳楼记 大道之行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隆性 卝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樟脑丸 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规圜矩方 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一针一线 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翮已就 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蠲敝崇善 蚍蜉撼大树 穴宝盖的字 津际 含冤抱恨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