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12
原文展示:
人日灵川县,山深雪未融。谁知桂岭北,宛似浙江东。墟市人烟合,僧窗竹径通。杖藜闲信步,日暮怯溪风。
白话文翻译:
在人日这一天,我来到了灵川县,这里山深林密,积雪还未融化。谁能想到,桂岭以北的景色,竟然和浙江以东的地方如此相似。集市上人烟稠密,僧侣的窗户旁,竹林间的小径通向远方。我拄着藜杖,悠闲地漫步,到了日暮时分,却有些害怕溪边的寒风。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光游历广西灵川县时所作,通过对当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异乡景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灵川县深山中的冬日景象,通过对“雪未融”、“桂岭北”、“浙江东”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异乡景色的新奇感受。诗中的“墟市人烟合”和“僧窗竹径通”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了当地的生活气息和宁静的宗教氛围。最后两句“杖藜闲信步,日暮怯溪风”则透露出诗人在日暮时分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异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人日”指的是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正月初七 C. 农历正月十五 D. 农历二月初二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桂岭北”和“浙江东”是通过什么手法进行对比的?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C
诗的最后一句“日暮怯溪风”中的“怯”字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