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1:09
原文展示:
荷珠圆复碎,攲侧动相关。去似临江失,来如合浦还。贾人应误喜,莲女想轻攀。百斛倾梅雨,天公岂是悭。
白话文翻译:
荷叶上的水珠圆了又碎,倾斜摇动相互关联。它们离去时像是在江边丢失,归来时又如同从合浦返还。商人们可能会误以为喜事,而采莲的女子则想轻轻攀折。百斛的梅雨倾泻而下,天公难道是吝啬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该诗通过对荷叶上水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创作于梅雨季节,诗人观察到荷叶上的水珠变化,引发了对人生得失和自然规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荷叶上水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人生的哲理思考。诗中“荷珠圆复碎”一句,既描绘了水珠的形态变化,又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去似临江失,来如合浦还”则进一步以比喻手法,表达了人生得失的无常和自然规律的循环往复。后两句通过对商人和莲女的想象,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哲理性,最后以“百斛倾梅雨”作结,既描绘了梅雨的壮观景象,又隐含了对天公慷慨的赞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对荷叶上水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人生的哲理思考。诗中隐含了对人生得失无常和自然规律循环往复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天公慷慨的赞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荷珠圆复碎”一句描绘了什么? A. 荷叶上的水珠 B. 荷叶的形态变化 C. 水珠的形态变化 D. 荷叶的颜色变化
“去似临江失,来如合浦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百斛倾梅雨”一句描绘了什么? A. 梅雨的细腻景象 B. 梅雨的壮观景象 C. 梅雨的持续时间 D. 梅雨的分布范围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