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许主客》

时间: 2025-04-23 07:11:17

诗句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

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11:17

原文展示: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
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

白话文翻译:

昨天在山光寺前下了雨,今天在邵伯堰头吹起了风。
野外的云彩不散,低低地垂向水面,渔船无依无靠,只能盖上蓬布。
刚刚吃了点东西,初步可以消解酒渴,蓼花依然喜爱映照波光中的红色。
杨州有使者急于返回,敢在此寄托我的声音,非但不如鸿雁那样遥远。

注释:

  • 山光寺:山光寺位于江苏,风景秀丽,是诗人游览之地。
  • 邵伯堰:邵伯堰是江苏省的一个水利工程,诗人借此描绘自然景象。
  • 藉味:指借助食物的滋味,形容酒后需要食物来解渴。
  • 蓼花:指蓼草花,通常生长在水边,象征自然的美丽。
  • 塞鸿:指鸿雁,常用来形容远行的信使。

典故解析:

“塞鸿”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象征信使或远行的传递者,诗中提到的杨州使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写山水风景和田园生活,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融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游历过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本诗以“山光寺前雨”和“邵伯堰头风”开篇,展现出江南水乡典型的天气变化,营造出一种闲适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雨与风,描绘了流动的时间与空间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迁。

“野云不散低侵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云彩低垂、似乎与水面亲密接触的画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细腻与柔美。而“鱼艇无依尚盖蓬”则隐含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

接下来的“藉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两句,既表现了饮酒后的微醺状态,又借用蓼花的红色象征美好的事物,形成一种愉悦的意境。此外,最后两句“杨州有使急回去,敢此寄声非塞鸿”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表明虽然身处自然之中,但心中思念之情仍然难以割舍。

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相得益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日山光寺前雨”:描绘了昨天在山光寺前的雨景,给人一种清新湿润的感觉。
  • “今朝邵伯堰头风”:转而描写今天在邵伯堰头的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
  • “野云不散低侵水”:展现出云彩的低垂,仿佛要侵入水面,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鱼艇无依尚盖蓬”:渔船孤立无援,透露出渔民生活的艰辛。
  • “藉味初能消酒渴”:借助食物解酒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蓼花犹爱照波红”:蓼花在水中映照,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 “杨州有使急回去”:提到急于返回的使者,体现出急切的情感。
  • “敢此寄声非塞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愿意借助使者传递心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塞鸿”比喻信使,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如“昨日山光”与“今朝邵伯”。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云、花)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传递情感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光寺:象征宁静、悠闲的生活境界。
  • 邵伯堰:代表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象。
  • 野云:象征无垠的自然,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 鱼艇:寓意渔民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 蓼花:象征自然的美丽,反映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昨日山光寺前雨”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现象?

    • A. 雪
    • B. 雨
    • C. 晴
    • D. 风
  2. 诗中提到的“鱼艇”象征什么?

    • A. 富裕
    • B. 孤独
    • C. 快乐
    • D. 自由
  3. “杨州有使急回去”一句中提到的“使”是指什么?

    • A. 使者
    • B. 征兵
    • C. 使唤
    • D. 使节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寄许主客》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梅尧臣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而王维则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 依韵和苏州蒋密学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依韵和胡使君书事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 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 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 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依韵答韩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一筹不画 尸字头的字 进退跋疐 丶字旁的字 捽脱 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匡运 好说歹说 包含聋的词语有哪些 食管 情不自已 一锅面 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柴 东鸣西应 无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