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4:53
红白丛丛相映开,一丛别捧紫霞杯。
满含玉露香胜酒,九日无烦太守来。
这首诗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红色和白色的菊花交相辉映。诗人手中捧着紫霞杯,仿佛在品味着菊花的美丽。菊花上满是露珠,其香气胜过酒香。在重阳节这一天,诗人无忧无虑,不必担心太守的到来。
杨士奇(约1488-1559),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曾任礼部尚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切见长,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杨士奇在文学上受到当时文人环境的影响,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诗人或许是在友人的家中游玩,欣赏菊花的美丽。正值重阳节,诗人通过描写菊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无所顾忌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开篇的“红白丛丛相映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这种色彩的对比和平衡,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提到“紫霞杯”,不仅仅是饮酒的器具,更是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赋予了诗歌以高雅的气息。菊花上的“玉露”则象征着清新与纯洁,诗人认为其香气胜过酒香,意味着他更欣赏自然的美好而非世俗的快乐。
最后一句“九日无烦太守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重阳节的欢快氛围中,他心中无忧,这不仅是对官场的不屑一顾,也暗含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又有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一个高洁而雅致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诗人借重阳节的场景,抒发了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展现了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紫霞杯”象征什么?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对“太守”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