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32
善贾笑蚕渔。
巧宦贱农牧。
远养遍关市。
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
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
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
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
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
山营又登熟。
抱锸垄上餐。
结茅野中宿。
空识己尚淳。
宁知俗翻覆。
善于做生意的人总是嘲笑蚕和渔夫;
精明的官员却轻视农民和牧人。
远道而来的养殖遍布各个市镇,
而深切的利益却使人穷困于海陆。
乘坐华丽的车子,金色的马匹在前引路,
在市场上交易的商人佩戴着珍珠饰物。
居无定处的艺人,难以享受安逸的生活,
如何能坐享美味的肉食呢?
只是寄生于他人所赐的幸福,
政治宽松,官吏和睦。
春天耕作与耘种,
秋天早早收割与筑垛。
池泽的水已滋润丰盈高耸,
山里的农田也登上了丰熟的季节。
我手握锄头在垄上吃饭,
在野外的茅屋中过夜。
空知自己尚且淳朴,
却不知世俗的变幻无常。
作者介绍: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对时事的关切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与民生问题显著。鲍照在诗中通过对比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观圃人艺植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当时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与心理。诗中将做生意的商人与农民、官员的关系放在一起,揭示了经济利益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冲突。鲍照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农民的辛劳与不易,商人的狡诈与功利,以及官员的冷漠与无情。通过描绘春耕秋收的农田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最后一句“宁知俗翻覆”更是引人深思,提醒人们在繁华与浮躁中保持清醒,珍视内心的淳朴与真实。整首诗在意象上的丰富性与情感的深邃性,使其成为反映社会现实的经典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善贾”指的是: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劳动者的辛苦?
“宁知俗翻覆”中的“俗”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与杜甫的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杜甫在《登高》中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鲍照则更多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两者虽出自不同背景,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