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3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34:18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
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
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
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夜深时分,我辗转难眠,
举杯独酌,心中烦忧如潮。
凉爽的夜风轻拂,我静静伫立,
明亮的月光透过树影洒下。
偶尔听到一声鹤鸣,
千里之外再无知音。
我在这里站了多久,
寂寞的心情只增添了愁苦。
鲍照,字明远,号乐天,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出生于东魏,后归于北齐。他以诗歌见长,尤以五言和七言诗闻名,风格清新,语言优美。鲍照的诗歌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是鲍照在夜深人静之际所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纷扰有关,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使得作品充满了深邃的情感。
本诗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夜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无法入眠,酒成为他唯一的伴侣,既是解愁的工具,又是孤独的映射。开篇“漏分不能卧”直接点出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烦躁,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接下来的“惠气凭夜清”则通过描写夜的清爽,形成一种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烦忧。
“鸣鹤时一闻”一句,鹤鸣声的偶然出现仿佛是诗人内心孤独的回应,象征着他思念的对象远在千里之外,无法相伴。最后两句“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在寂静中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深邃的悲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份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忧愁。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索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深邃的孤独感。
“漏分不能卧”中的“漏分”指的是:
A. 时间的流逝
B. 酒的流动
C. 夜晚的凉爽
诗中“鸣鹤”象征了什么?
A. 欢乐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由
诗人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与孤独
C. 怀念
鲍照的孤独与忧愁在《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王维的《鹿柴》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二者在主题与情感上形成对比,反映出不同的孤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