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3:20
梦归乡诗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衔泪出郭门。
抚剑无人逵。
沙风暗塞起。
离心眷乡畿。
夜分就孤枕。
梦想暂言归。
孀妇当户叹。
缫丝复鸣机。
慊款论久别。
相将还绮闱。
历历檐下凉。
胧胧帐里辉。
刈兰争芬芳。
采菊竞葳蕤。
开奁夺香苏。
探袖解缨徽。
寐中长路近。
觉后大江违。
惊起空叹息。
恍惚神魂飞。
白水漫浩浩。
高山壮巍巍。
波澜异往复。
风霜改荣衰。
此土非吾土。
慷慨当告谁。
泪水在离开城郭的门口流下,
手握剑柄却无人同行。
沙尘在塞外暗暗吹起,
离别的心情挂念着故乡的田畴。
夜半时分,孤独地枕着空被,
心中梦想着暂时归去的情景。
寡妇在门口叹息,
缫丝机上又响起了鸣声。
长久别离,心中感慨,
互相约定再回到绮丽的闺房。
檐下的凉意历历在目,
帐内的微光朦胧闪烁。
兰花争相吐露芬芳,
菊花竞相生长茂盛。
打开窗户,香气扑面而来,
轻轻探出袖子,解开缨带。
在梦中感觉路途已近,
醒来后却发现大江已远。
惊醒时无奈地叹息,
恍惚中神魂已随风飞去。
白水浩浩荡荡,
高山巍峨壮丽。
波澜起伏,往复不已,
风霜改变了荣华和衰败。
这片土地已不是我的故土,
我慷慨激昂又该向谁倾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和离别的思念。
创作背景
《梦归乡诗》创作于鲍照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及离别的痛苦。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如鲍照一样,面临家国破碎、离家背井的困境,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局的无奈。
《梦归乡诗》是一首充满抒情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开篇的“衔泪出郭门”即设定了悲伤的基调,泪水和离别构成了诗人内心的主要情感。接下来的“抚剑无人逵”不仅表达了孤独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却又无人陪伴的失落。
在夜晚的孤寂中,诗人对故乡的想象愈发强烈,夜分时分的孤枕和梦想交织,显示出他对归乡的渴望和现实的残酷。接下来的描绘中,寡妇的叹息、缫丝机的鸣声则为诗增添了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间的冷暖与离愁别绪。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梦中感受到的亲切与熟悉与醒后发现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几句,诗人对自然的描写,既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象征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诗中“此土非吾土”的感慨,表达了对归属感的失落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乡情的渴望与追求,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衔泪出郭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此土非吾土”中“土”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故乡
C. 生活
诗中提到的“孀妇”象征着什么?
A. 家庭的温暖
B. 离别的普遍感受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的《梦归乡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鲍照的诗更加强调离别的痛苦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明月的寄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差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