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梦归乡诗》

时间: 2025-05-04 10:53:20

诗句

衔泪出郭门。

抚剑无人逵。

沙风暗塞起。

离心眷乡畿。

夜分就孤枕。

梦想暂言归。

孀妇当户叹。

缫丝复鸣机。

慊款论久别。

相将还绮闱。

历历檐下凉。

胧胧帐里辉。

刈兰争芬芳。

采菊竞葳蕤。

开奁夺香苏。

探袖解缨徽。

寐中长路近。

觉后大江违。

惊起空叹息。

恍惚神魂飞。

白水漫浩浩。

高山壮巍巍。

波澜异往复。

风霜改荣衰。

此土非吾土。

慷慨当告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3:20

原文展示

梦归乡诗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衔泪出郭门。
抚剑无人逵。
沙风暗塞起。
离心眷乡畿。
夜分就孤枕。
梦想暂言归。
孀妇当户叹。
缫丝复鸣机。
慊款论久别。
相将还绮闱。
历历檐下凉。
胧胧帐里辉。
刈兰争芬芳。
采菊竞葳蕤。
开奁夺香苏。
探袖解缨徽。
寐中长路近。
觉后大江违。
惊起空叹息。
恍惚神魂飞。
白水漫浩浩。
高山壮巍巍。
波澜异往复。
风霜改荣衰。
此土非吾土。
慷慨当告谁。

白话文翻译

泪水在离开城郭的门口流下,
手握剑柄却无人同行。
沙尘在塞外暗暗吹起,
离别的心情挂念着故乡的田畴。
夜半时分,孤独地枕着空被,
心中梦想着暂时归去的情景。
寡妇在门口叹息,
缫丝机上又响起了鸣声。
长久别离,心中感慨,
互相约定再回到绮丽的闺房。
檐下的凉意历历在目,
帐内的微光朦胧闪烁。
兰花争相吐露芬芳,
菊花竞相生长茂盛。
打开窗户,香气扑面而来,
轻轻探出袖子,解开缨带。
在梦中感觉路途已近,
醒来后却发现大江已远。
惊醒时无奈地叹息,
恍惚中神魂已随风飞去。
白水浩浩荡荡,
高山巍峨壮丽。
波澜起伏,往复不已,
风霜改变了荣华和衰败。
这片土地已不是我的故土,
我慷慨激昂又该向谁倾诉?

注释

字词注释

  • 衔泪:含着泪水,表示悲伤。
  • 郭门:城郭的门,象征离别的地方。
  • 无人逵:无人陪伴的道路,表达孤独感。
  • 沙风:指沙尘暴,暗示艰难环境。
  • 眷乡:思念故乡。
  • 孀妇:指失去丈夫的女人。
  • 缫丝:指制作丝绸的过程,象征闲适生活。
  • 绮闱:华丽的闺房,通常象征温馨的家庭。
  • 慊款:久别的情感。
  • 胧胧:模糊不清,形容夜晚的景象。
  • :窗户。
  • 解缨:解开缨带,象征轻松自在。
  • 慷慨:情感激昂,表达内心的强烈情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孀妇”与“缫丝”可联系到古代女性的角色,体现出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而“高山壮巍巍”则是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故乡和离别的思念。

创作背景
《梦归乡诗》创作于鲍照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及离别的痛苦。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如鲍照一样,面临家国破碎、离家背井的困境,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梦归乡诗》是一首充满抒情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开篇的“衔泪出郭门”即设定了悲伤的基调,泪水和离别构成了诗人内心的主要情感。接下来的“抚剑无人逵”不仅表达了孤独感,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却又无人陪伴的失落。

在夜晚的孤寂中,诗人对故乡的想象愈发强烈,夜分时分的孤枕和梦想交织,显示出他对归乡的渴望和现实的残酷。接下来的描绘中,寡妇的叹息、缫丝机的鸣声则为诗增添了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人间的冷暖与离愁别绪。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梦中感受到的亲切与熟悉与醒后发现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几句,诗人对自然的描写,既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象征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诗中“此土非吾土”的感慨,表达了对归属感的失落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衔泪出郭门”:表达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 “抚剑无人逵”:孤独出行,暗示心中无助。
  • “沙风暗塞起”:暗示环境的艰辛和险恶。
  • “离心眷乡畿”:思念故乡,心中挂念。
  • “夜分就孤枕”:孤独的夜晚,身心俱疲。
  • “梦想暂言归”:内心渴望归乡的情感。
  • “孀妇当户叹”: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离别的普遍感受。
  • “缫丝复鸣机”:描绘家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慊款论久别”:久别重逢的期待与感慨。
  • “相将还绮闱”:希望再回到温暖的家中。
  • “历历檐下凉”:故乡的景象历历在目。
  • “胧胧帐里辉”:梦中的美好景象。
  • “刈兰争芬芳”:自然美好,象征希望。
  • “采菊竞葳蕤”: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 “开奁夺香苏”:描绘生活的美好与甜蜜。
  • “探袖解缨徽”: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寐中长路近”:梦中归乡的渴望。
  • “觉后大江违”: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 “惊起空叹息”:对美好梦境的失去感到惋惜。
  • “恍惚神魂飞”:神志恍惚,感到迷茫。
  • “白水漫浩浩”: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
  • “高山壮巍巍”: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波澜异往复”:生活的无常与波折。
  • “风霜改荣衰”: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 “此土非吾土”:对故土的失去感到无奈。
  • “慷慨当告谁”:对生活的感慨与倾诉的无处可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与离别比作“衔泪”,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如“沙风暗塞起”,给自然赋予情感。
  • 对仗:如“刈兰争芬芳,采菊竞葳蕤”,增强诗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离别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亲情、乡情的渴望与追求,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泪水:悲伤与离愁的象征。
  • :象征勇气与追求理想的决心。
  • 沙风:艰难环境的隐喻。
  • 星夜与帐幕:梦境与现实的交错。
  • 兰花、菊花:自然美与生命的象征。
  • 白水、高山:壮丽自然的描绘,象征人生的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衔泪出郭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2. “此土非吾土”中“土”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故乡
    C. 生活

  3. 诗中提到的“孀妇”象征着什么?
    A. 家庭的温暖
    B. 离别的普遍感受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别》 王之涣

诗词对比
鲍照的《梦归乡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鲍照的诗更加强调离别的痛苦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明月的寄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人鲍照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 《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避酒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鹧鸪天 其三十 鹧鸪天(新春) 鹧鸪天·徐尧卿丈属题云溪草堂新卷 鹧鸪天 烟雨中望淩云山 鹧鸪天 题七真洞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涩 钓名沽誉 拂衣而去 人字头的字 齒字旁的字 逊政 一世 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好梦难圆 昆岫 三年化碧 箅子 凵字底的字 包含肴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头的字 野性难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