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卖玉器者诗》

时间: 2025-04-28 18:05:32

诗句

小序见卖玉器者。

或人欲买。

疑其是珉。

不肯成市。

聊作此诗。

以戏买者。

泾渭不可杂。

珉玉当早分。

子实旧楚客。

蒙俗谬前闻。

安知理孚采。

岂识质明温。

我方历上国。

从洛入函辕。

扬光十贵室。

驰誉四豪门。

奇声振朝邑。

高价服乡村。

宁能与尔曹。

瑜瑕稍辨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05:32

原文展示

《卖玉器者诗》

小序见卖玉器者。或人欲买。疑其是珉。不肯成市。聊作此诗。以戏买者。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子实旧楚客。蒙俗谬前闻。安知理孚采。岂识质明温。我方历上国。从洛入函辕。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白话文翻译

我见到一个卖玉器的人,有人想要买,却因为不确定是否是好的玉器而犹豫不决,不愿意出价成交。于是我作了这首诗,来戏谑那些买家。泾水和渭水的清浊是绝对分明的,玉和珉(次品)也应当早早分开。你们这些楚国的客人,受到世俗的误导,怎么能知道真正的宝物与美玉呢?你们又怎能了解那种质地温润的玉石呢?我刚刚从上国(北方)经过,从洛阳进入函谷关。我的光彩在贵族们的房间中流传,声名也在朝廷和乡村中传播。怎么能和你们这些人相比呢?宝玉的瑕疵和美玉的优点,稍微分辨一下就能看出。

注释

  • 泾渭: 指泾水和渭水,比喻清浊、优劣的分明。
  • : 次品玉石,与美玉相对。
  • 子实: 指的是楚国的朋友,可能是一种亲昵的称呼。
  • 上国: 指的是北方地区,可能是指当时的北魏或北周等国家。
  • 扬光十贵室: 指自己的名声在贵族之家传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号少白,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生于南朝宋,后为南齐所重用,擅长诗歌、赋和骈文。鲍照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理想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卖玉器者诗》是鲍照在看到卖玉器者时,因有人对玉器的真伪产生疑虑而作。鲍照通过写作这首诗,意在戏谑那些不能辨别真伪、只凭外表价值判断的买家,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卖玉器者诗》以卖玉器者为切入点,表面上讲述的是玉器交易的故事,实际上是对人们价值观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调侃。鲍照通过泾渭分明的比喻,强调真与假的区别,表达了对那些目光短浅、只看表面的人们的讽刺。诗中提到的“珉玉当早分”,则体现了他对物质和精神、真与假的深刻思考。

诗中不仅有对市场交易的观察,还有对人情冷暖的洞察,鲍照通过自己的经历,传达了“质明温”的深意。整首诗用词考究,情感真挚,展示了鲍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序见卖玉器者:引入背景,说明诗歌的缘起。
  2. 或人欲买:有买家出现,暗示市场的需求。
  3. 疑其是珉:买家对玉器的真伪产生怀疑,引出对比。
  4. 不肯成市:未能成交,表现出外界对玉器的无知。
  5. 聊作此诗:鲍照因此作诗,表示不满与嘲讽。
  6. 泾渭不可杂:强调真伪的明显区别。
  7. 珉玉当早分:应当尽早分辨,表达了对买家判断力的怀疑。
  8. 子实旧楚客:指向楚国的朋友,暗示其身份。
  9. 蒙俗谬前闻:受到世俗误导,表现对误解的批评。
  10. 安知理孚采:质疑买家的知识与判断。
  11. 岂识质明温:暗示买家对真正玉器的无知。
  12. 我方历上国:诗人经历丰富,强调自身见识。
  13. 从洛入函辕:具体的地理位置,增强真实感。
  14. 扬光十贵室:展示自己的名声与地位。
  15. 驰誉四豪门:强调声誉的广泛传播。
  16. 奇声振朝邑:表现出诗人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17. 高价服乡村:即使在乡村也能以高价出售。
  18. 宁能与尔曹:对比自己与买家,表达自信。
  19. 瑜瑕稍辨论:即使是微小的瑕疵也能被分辨。

修辞手法

  • 比喻:泾渭比喻真与假、优与劣。
  • 对仗:如“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夸张:强调了诗人对自身名声的自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卖玉器的故事,表达了鲍照对物质世界中真假、优劣的深刻思考,讽刺了那些只看表面、缺乏判断力的买家,体现了诗人对真理与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器:象征真、善、美的价值标准。
  • 泾渭:象征清浊、真假分明的哲理。
  • 上国:象征文化和知识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卖玉器者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鲍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泾渭”用来比喻什么?

    • A. 贵贱
    • B. 清浊
    • C. 远近
    • D. 真假
  3. 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要表达什么?

    • A. 厌世情绪
    • B. 对物质的追求
    • C. 对买家无知的讽刺
    • D.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玉阶》:同样讨论玉器及其象征意义。
  • 《登高》: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通过特定的意象表现出对真实与虚假、表象与内涵的思考,但鲍照的风格更为直接和讽刺,而王维则更为含蓄和优雅。

参考资料

  • 《鲍照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南北朝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武陵春(德茂乃翁生朝作) 感皇恩(无害弟生朝作)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虞美人(春怀)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 如梦令(前题) 新月应制 南水村 虚空无内外,事理有短长。顺则成菩提,逆则成烦恼。灯笼常瞌睡,露柱亦懊恼。大道在目前,更于何处讨。 寄宜阳兄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王贡 剩到 递毁 包含休的词语有哪些 撧耳揉腮 带河字的诗句有哪些_关于河字的经典诗句合集 非字旁的字 包含圃的词语有哪些 明烛天南 花残月缺 花马掉嘴 林字笔画顺序详解_林字的笔顺规则 玄字旁的字 为结尾的成语 疋字旁的字 毙死 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七画繁体字大全_七画繁体字起名常用字推荐 楷书万字怎么写?万字楷书笔顺详解与书写技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