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57
《补梁毗哭金辞》 作者:杨维桢
汝金来,我今与汝辞。
汝辞不犀,能斫我颈,
汝液不鸩,能折我肌。
金谷汝剭首,
金坞汝焚尸。
金兔汝灭族,
金牛汝丧师。
故我与汝永诀誓,
不为安宁贪刺史,
宁为齐黔娄鲁荣启期。
你这金子啊,我今天与你诀别。
你的辞别不犀利,能割断我的脖子,
你的液体不毒,能折断我的肌肉。
金谷里,你可以剁掉我的头,
金坞中,你可以焚烧我的尸体。
金兔子,你可以灭绝我的家族,
金牛,你可以让我失去军队。
所以我与你永远告别,
不图安宁而贪图刺史之位,
宁愿为齐国、黔娄、鲁国的荣光去努力。
这首诗中提到的“金兔”、“金牛”等,可能是对财富的象征,暗指金钱的诱惑和对人性的腐蚀。历史上,因贪图金钱而导致的背叛和冲突屡见不鲜,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来表达对金钱的厌恶与抵制。
《补梁毗哭金辞》通过对金钱的痛斥,表现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全诗意象鲜明,情感激烈,诗人以“金”作为象征,揭示了财富对人的侵蚀。开头的“我今与汝辞”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决心,似乎是在与金钱进行一种抗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金”的种种可能的伤害进行夸张,展现了财富对人性的摧残与社会的影响。
诗中提到的“宁为齐黔娄鲁荣启期”,更是表达了诗人宁愿为古代的英雄人物而奋斗,而不是为眼前的安逸与权位所诱惑。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理想与坚定的信仰,反映出对道德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金钱的厌恶和对理想的坚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反映了对金钱的反思与批判,倡导高尚的理想与坚守道德。
诗词测试:
诗中“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名誉
C. 权力
诗人宁愿追求什么?
A. 安宁
B. 理想
C. 财富
答案: 1-A; 2-B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兵车行》,它们同样探讨了财富与理想的关系。
诗词对比: 比较杨维桢的《补梁毗哭金辞》与白居易的《卖炭翁》,两者都涉及社会问题,但表达的情感和视角则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