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8:37
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
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
驾风樯浪舶,翻筋斗千秋。
既而大神通,血食羊万头。
封爵遂綦贵,青圭蔽珠旒。
轮奂拟宫省,盥荐皆公侯。
始盛自全闽,俄遍于齐州。
静如海不波,幽与神为谋。
营卒尝密祷,山越立献囚。
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
亦窃笑阿环,种桃儿童价。
独于民锡福,能使岁有秋。
每至割获时,稚耄争劝酬。
坎坎击社鼓,呜呜缠蛮讴。
常恨孔子没,豳风不见收。
君谟与渔仲,亦未尝旁搜。
束皙何人哉,愚欲补前修。
缅怀荔台叟,纪述惜未周。
他山岂无石,可以砻且锼。
吾老毛颖秃,安能斡万年。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灵妃(女神)在湄洲的香气升起。虽然大海波涛汹涌,但神旗在波中端庄地飘扬。她驾驭风浪,穿行于千秋岁月之间。后来,她展现出巨大的神通,祭祀万头羊。因而获得了封爵和尊贵的地位,青圭的光辉遮蔽了珠宝的华丽。她的宫殿轮廓如同省府,祭品也如同公侯所享用。她的盛名始于全闽,迅速传播到齐州。她的威仪如同平静的海面,与神灵共谋计划。士兵们曾秘密祷告,山越也立下了俘虏。难道她一定要像麻姑那样,撒米在人间游历?我也不禁笑阿环,她用桃子换取儿童的价值。她独自给予民众幸福,使每年都有丰收。每到收获季节,青年和老人都争相劝酒。鼓声阵阵,歌声缭绕,常常怀念孔子去世,豳风再也无法收拢。君子的谋略与渔仲的智慧,也未曾旁观。束皙是谁呢?我愚蠢地想要补救之前的不足。怀念荔台的老者,纪述的事迹仍未完备。他山难道没有石头,可以磨砺和雕刻?我已年老,头发稀疏,怎能掌控万年的事物?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晦,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词、诗、文,尤其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自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自信交织的时期。诗中描写的灵妃,可能是对民间信仰与神话的一种尊重与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
《白湖庙二十韵》展示了刘克庄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深入思考。全诗以灵妃为主线,描绘了她的神秘与威仪,反映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一句,表现了对神灵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理解,传达出一种人间与神界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的情感流露在于对民间信仰的认同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对未来的希冀与对过往的缅怀。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从灵妃的形象到祭祀的场景,再到人间的欢庆,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又平易近人的气氛。刘克庄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此诗不仅仅是一篇宗教赞美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类情感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个人与社会、人与神之间关系的思索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灵妃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力量
B. 民间信仰
C. 个人情感
D. 社会现实
“岂必如麻姑,撒米人间游”中的麻姑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传说中的女仙
C. 一种信仰
D. 一种文化现象
诗中提到的“青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荣誉
C. 美丽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刘克庄的《白湖庙二十韵》更注重于对民间信仰的描绘,而李白则着重于自然景观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