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塘感旧十绝》

时间: 2025-04-30 19:55:37

诗句

鬓边雪映眼中花,更阅人间几岁华。

丁未老人开七秩,尚携鸡絮到君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37

原文展示:

鬓边雪映眼中花,更阅人间几岁华。丁未老人开七秩,尚携鸡絮到君家。

白话文翻译:

鬓边的白发映衬着眼中的花朵,岁月在世间走过了多少春秋。丁未年届七十的我,依然带着鸡毛絮来到你家。

注释:

  • 鬓边:指的是鬓角,形容头发的白色,象征年老。
  • :在这里比喻白发,常用来形容衰老。
  • 眼中花:指的是眼中闪耀的光彩,可能暗指年轻时的美丽和朝气。
  • 丁未:指的是丁未年,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指作者七十岁生辰。
  • 鸡絮:鸡毛的絮状物,通常用作轻柔的装饰或礼物,象征着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典故解析:

  • 岁华:古人常以“岁华”指代岁月、年轮,此处强调时间的流逝。
  • 七秩:古代习惯以“秩”来计量年岁,一秩为十岁,七秩即七十岁,表达了诗人的高龄和积累的生活经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景宋,南宋诗人,以词和诗著称,是“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风格洒脱、清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关怀,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晚年的心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鬓边雪映眼中花”,通过对比白发和眼中花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年华已逝之时,仍怀有青春的光彩和活力,表现了生命的韧性与美丽。接下来的“更阅人间几岁华”,则是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沉思,岁月的积淀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一句“丁未老人开七秩,尚携鸡絮到君家”,不仅表明了诗人的年纪和身份,也通过带鸡毛絮的细节,传递了他对朋友的关爱与祝福,展示了深厚的友情。这首诗整体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传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尽管年岁已高,仍然积极面对生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鬓边雪映眼中花:白发映衬着眼中的光彩,表达了衰老与青春的对比。
    2. 更阅人间几岁华:感慨岁月的流逝,思考自己在世间的经历。
    3. 丁未老人开七秩:自述年岁,表明自己已进入古稀之年。
    4. 尚携鸡絮到君家:尽管年纪已大,仍然关心朋友,带着礼物去看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比作雪,形象地表达衰老。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鬓边雪:象征衰老,提醒人们珍惜青春。
  • 眼中花:象征美好与活力,代表诗人内心的年轻态度。
  • 鸡絮:象征温暖的情谊和简单的祝福,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鬓边雪”指代什么?
      • A. 白发
      • B. 雪花
      • C. 花朵
      • D. 月光
    2.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的年纪是?
      • A. 五十
      • B. 六十
      • C. 七十
      • D. 八十
    3. 诗中提到的“鸡絮”象征什么?
      • A. 祝福
      • B. 财富
      • C. 年龄
      • D. 孤独

答案

  1. A. 白发
  2. C. 七十
  3. A. 祝福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登高》
  •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与苏轼的作品,刘克庄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友谊,而苏轼则在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紫陌飞尘 玉楼春(用韵答吴子似县尉) 卜算子 再用儒字韵二首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 御街行(无题) 声声慢·停云霭霭 六州歌头 行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前仆后继 以规为瑱 匕鬯无惊 谷字旁的字 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啫喱 示字旁的字 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缩蜷 边套 耒字旁的字 拘文牵义 雄职 卜字旁的字 咬姜呷醋 猪朋狗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