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7:56
新元二首
作者:刘克庄〔宋代〕
朝三暮四昔尚童,
逾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
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
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
不及花枝岁岁红。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感慨与自省。诗的开头提到自己年轻时的天真与无知,后来慢慢成长为一个年长的人。虽然我见过佛,却不愿意在他面前恭敬地袒露右肩,对客人时却总是自称左耳聋。叩谢时显得有些疏忽,拜佛时手无所依。即使断了手腕也没有人来关心我。自怜年老多病,虽然生命的光华已然消逝,却不及花枝年年依然鲜艳。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士杰,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豪放、沉郁的风格为主,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社会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老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衰老的无奈,反映了其对人生和宗教的思考。
刘克庄在《新元二首》中,通过生动的对比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用“朝三暮四”来隐喻自己年轻时的无知与不定,随后通过“逾七望八”说明年岁渐长,逐渐感受到生命的沉重。接下来的两句中,他以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佛教的敬畏与自我调侃,显示出他心中对信仰的复杂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叩额有疏”与“断腕无麻”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助,感叹虽有信仰,但在生活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安慰与关怀。最后以“自怜老病菁华竭”来总结,显示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深切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使人深思,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生命和信仰的追问与探索。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病痛的无奈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测试:
“朝三暮四”指什么?
A. 年轻无知
B. 老成持重
C. 丰富多彩
答案:A
诗人对佛教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完全信仰
B. 有敬畏但不屑
C. 漠不关心
答案:B
诗中“断腕无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孤独的感叹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新元二首》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