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5:37
少贱肠枵破褐单,傍人门户活饥寒。自从毁齿初成券,直至长须尚不冠。冷炙时沾筵上馂,秃芒旋扫臼边残。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
我年轻时贫穷得连肚子都饿得发痛,常常寄居在别人家里忍受饥寒。从牙齿坏掉开始,直到长出胡须也仍未能获得官职。冷菜和酒席上的残羹冷炙是我平日的食物,而那光秃秃的饭碗只是在碾磨时扫掉的残余。即使将来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封侯的印章,也不过是让君王在厕所里看看罢了。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月洲,晚号大涤,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生于贫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后成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之时,刘克庄通过自身的经历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和对官场冷漠的感慨。
这首诗以自述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从少年到成年的艰辛与困苦。开头两句“少贱肠枵破褐单”,直抒胸臆,描绘出一幅贫穷的生活画面。紧接着,诗人通过“自从毁齿初成券”讲述了自己在困境中成长的经历,表现了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诗中反复提及的“冷炙”和“秃芒”,不仅揭示了生活的简陋,更是对社会冷漠的控诉。
在最后两句中,“纵取封侯印”,不仅表达了对权位的渴望,也暗含着对官场虚伪的讽刺,强调了即使获得了名利,仍旧无法改变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练,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力感。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贫困以及社会冷漠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与尊严时所遭受的无奈与挫折,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个体的困苦,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充满了社会批判的意味。
诗中提到的“冷炙”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官位的态度是?
“肠枵”意指什么?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突出个人的悲苦与社会的冷漠,而李白则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英雄气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区别。
以上信息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的《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 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