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仲弟十绝》

时间: 2025-05-07 09:46:37

诗句

少工文字老安施,不但才悭力已疲。

无复滴泉来上绠,惠连入梦偶成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37

诗词名称: 和仲弟十绝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少工文字老安施,不但才悭力已疲。
无复滴泉来上绠,惠连入梦偶成诗。

白话文翻译:

在我年轻时写字时,像老安那样施展才华,现在不仅才情枯竭,连写作的力气也已消耗殆尽。
再也没有涓涓细流来浇灌我的创作,偶尔在梦中,惠连的诗句悄然浮现。

注释:

  • 少工:年轻时工艺精湛,指年轻时的写作才能。
  • 安施:指安期生,字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 才悭:才华枯竭。
  • 力已疲:力气已经疲惫。
  • 滴泉:形容灵感或创作的源泉。
  • 惠连:指惠连,古代诗人,意指诗句美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石洲,宋代诗人,以豪放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艺术的追求。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才华枯竭的深切感触,以及对往昔创作力的怀念。

诗歌鉴赏:

《和仲弟十绝》是刘克庄在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反思中所写的一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才华枯竭的无奈与感伤。诗的前两句通过回忆年轻时的情况,表达了对过去创作状态的怀念。诗人以“少工文字”开头,强调了年轻时的才华与精力,紧接着“老安施”则引入历史人物,以此对比自己的现状,衬托出自己如今的失落与疲惫。“才悭力已疲”更是直白地揭示了诗人在创作上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渴望与挫折感。后两句则通过“无复滴泉来上绠”,形象地描绘了灵感的枯竭,表达了创作时的干涸与困境,而“惠连入梦偶成诗”则是对美好诗句的渴望,尽管现实中无法再创作出佳作,偶尔的梦境中仍能感受到诗的美好。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创作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生命与艺术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少工文字老安施”:在年轻时写作像老安那样自如。
    2. “不但才悭力已疲”:不仅才华枯竭,连创作的力气也消失。
    3. “无复滴泉来上绠”:再没有灵感如泉水般涌现。
    4. “惠连入梦偶成诗”:偶尔在梦中还能感受到惠连般的灵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创作灵感比作泉水,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干涸。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意的层次感。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对创作灵感枯竭的无奈与对往昔才华的怀念,表现了艺术追求中的孤独与无力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灵感与创作的源泉。
    • 梦境:象征潜意识中的美好与幻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老安
      • B. 惠连
      • C. 杜甫
      • D. 李白
    2. 诗人对自己创作状态的感受是?
      • A. 满意
      • B. 无奈
      • C. 激动
      • D.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滴泉”象征什么?
      • A. 生活
      • B. 灵感
      • C. 爱情
      • D. 时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感慨与王安石的豪情,前者表现出对创作枯竭的感伤,后者则是对人生与事业的积极追求,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山芥与徐稚山 送胡德辉 舍后污池有小鱼数百迁之於江 山芥 三衢胡定愍祠诗 南华具素饭烹茶诗 罗教授不赴真叟观李花之约已而有诗次其韵 江上待客不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沛沛 三霄 刀字旁的字 火上弄雪 鬯字旁的字 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教乘 高字旁的字 先入之见 神丽 知止不殆 一厢情愿 后拥前驱 兼弱攻昧 走之旁的字 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