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月湖登梅子山同陈愚谷虞部》

时间: 2025-05-07 06:41:51

诗句

月湖湖上柳毵毵,罗列诸峰汉水南。

来伴白鸥惟一艇,去听黄鸟有双柑。

千寻竹势筼筜谷,百步渔梁钴鉧潭。

梅子山头高坐好,摩挲石字细如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51

游月湖登梅子山同陈愚谷虞部

原文展示:

月湖湖上柳毵毵,罗列诸峰汉水南。
来伴白鸥惟一艇,去听黄鸟有双柑。
千寻竹势筼筜谷,百步渔梁钴鉧潭。
梅子山头高坐好,摩挲石字细如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月湖的美丽景色:湖面上柳树摇曳,群山排列在汉水的南边。诗人乘坐小船,与白鸥作伴,听着黄鸟在双柑树上鸣叫。竹林如同千寻的势头,筼筜谷中清幽无比,渔梁旁的水潭清澈见底。最后,诗人站在梅子山的山顶,感受到那里宁静的美好,轻轻抚摸着石头上的字迹,字迹细腻得如同蚕丝。

注释:

  • 毵毵:形容柳枝柔软飘逸的样子。
  • 罗列:排列,分布。
  • 白鸥:一种水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黄鸟:指鸣叫的鸟,可能是黄鹂等,常象征生机与快乐。
  • 筼筜:一种竹子,常用于编制渔具,暗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 钴鉧潭:清澈的水潭,钴鉧为青色,形容潭水的颜色。
  • 摩挲:轻轻抚摸,形容对石字的细腻感受。
  • 石字:指的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可能是古人的题刻或铭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士鹏,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表现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游览月湖和梅子山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与友人共同游玩的愉悦心情,反映了清代人们重视自然、追求闲适生活的文化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调描绘了月湖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开头以“月湖湖上柳毵毵”引入,既描绘了湖边柳树的柔美,也为后面的山水画面奠定了基调。作者在诗中通过“来伴白鸥惟一艇,去听黄鸟有双柑”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感,白鸥与黄鸟的意象交织出一种生动的画面,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接下来的“千寻竹势筼筜谷,百步渔梁钴鉧潭”,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竹林和水潭的静谧与清新,竹子的直立与水潭的清澈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最后的“梅子山头高坐好,摩挲石字细如蚕”不仅表达了诗人在山顶的舒适感,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思与沉静的反思,石字的细腻描写则增添了诗的意蕴。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湖湖上柳毵毵:描绘了月湖上柳树轻柔飘动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罗列诸峰汉水南:描述了南边的山峰排列,增强了空间感,暗示了自然的壮丽。
  3. 来伴白鸥惟一艇:诗人独自一人,只有小船和白鸥相伴,体现出孤独与宁静。
  4. 去听黄鸟有双柑:黄鸟在柑树上鸣叫,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5. 千寻竹势筼筜谷:竹子高耸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秀美与幽深。
  6. 百步渔梁钴鉧潭:渔梁旁的潭水清澈见底,营造出宁静的水边环境。
  7. 梅子山头高坐好:在梅子山顶的惬意感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8. 摩挲石字细如蚕:轻轻抚摸石头上的字迹,反映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如蚕”,形象地比喻石字的细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柳树与白鸥的描写使自然景物似乎有了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湖: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向往的自然之地。
  • :象征柔美与生机,代表自然的生命力。
  • 白鸥:象征自由,寓意与自然的和谐。
  • 黄鸟:象征快乐与活力,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梅子山:象征高远与悠然,代表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毵毵”形容什么?

    • A. 柳树的样子
    • B. 湖水的颜色
    • C. 雨滴的声音
    • D. 山峰的排列
  2. “来伴白鸥惟一艇”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欢快
    • C. 忧伤
    • D. 兴奋
  3. 诗中“梅子山”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的险峻
    • B. 生活的繁忙
    • C. 理想的境界
    • D. 人际的复杂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风格豪放,与熊士鹏的细腻描写形成鲜明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氛围,细腻之处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熊士鹏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少年游 浪淘沙 蝶恋花·碧草池塘春又晚 浣溪沙 忆闷令 西江月 少年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树欲静而风不息 居材 片子地 包含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客的成语 爱国如家 豸字旁的字 毫厘千里 不言而喻 猎人 禾字旁的字 焕然如新 护跸 十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包含噎的成语 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回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