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6:23
浣沙溪(四之四)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宝扇轻圆浅画缯。
象床平稳细穿藤。
飞蝇不到避壶冰。
翠枕面凉频忆睡,
玉箫手汗错成声。
日长无力要人凭。
轻盈的扇子上绘有淡雅的花纹,
平稳的象牙床上细细编织着藤条。
飞蝇来不了这里,避开了冰冷的壶。
翠绿的枕头上面清凉,常常让我想起睡梦,
手握玉箫,因出汗而音调错乱。
漫长的白昼令人无力,只想依靠着人。
本诗的意象和氛围均来源于宋代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清雅、悠闲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象床”、“玉箫”都代表着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标准。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充满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对后世词人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诗人在闲适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惬意,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情景。
周邦彦的《浣沙溪(四之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凉、雅致的夏日午后场景。诗中描写的“宝扇轻圆浅画缯”,不仅展示了扇子的轻盈,还蕴含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细致观察。诗人在此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凉,反映了他内心的渴望与向往。
“飞蝇不到避壶冰”一句,传达出环境的优雅与清洁,飞蝇的缺席象征着一份难得的宁静。“翠枕面凉频忆睡”,更添一种安逸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回忆那份恬静的沉睡,仿佛一切都在静谧的时光中悄然流逝。“玉箫手汗错成声”则描绘出音乐演奏的艰辛,尽管环境美好,内心却因长时间的演奏而感到疲惫。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细腻且富有层次感,通过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观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清凉环境的珍视,以及在追求艺术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疲惫。其情感基调透着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新的夏日场景,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宝扇”主要用什么材料制作?
“翠枕面凉频忆睡”中的“翠枕”是什么颜色的?
诗中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邦彦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美好,但周邦彦更侧重于描绘环境的清新与安逸,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