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3
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其
作者:范成大 〔宋代〕
送春迎夏未闻雷,
日日斜风细雨来。
不是故人能裹饭,
柴门虽设为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情景,尽管春天已经结束、夏天即将来临,但却没有听到雷声,整日只有斜风细雨。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寂寞,诗人感慨即使有门,也不知道是为谁开设,似乎连故人都无法相聚。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送春迎夏”及“柴门”常见于古诗词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季节变迁的敏感与生活的朴素。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君平,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初夏时节写成,正值春夏交替之际,诗人可能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与思念,写出对故友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细雨和斜风,表现了一种清新而略显忧伤的情感。诗人以“送春迎夏”开篇,巧妙地引入季节的变化,接着通过“未闻雷”展现出夏季的迟缓来临,暗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在细雨的描绘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故人的思念。最后一句“柴门虽设为谁开”,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极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又传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无奈。诗中使用的意象如“细雨”、“斜风”既有自然的写照,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诗人用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感慨。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细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柴门虽设为谁开”中的“柴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