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

时间: 2025-04-24 00:09:45

诗句

到得中桥一径斜,岸傍沽酒两三家。

长年醉卧桑阴下,鼓吹犹烦两岸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09:45

原文展示:

到得中桥一径斜,岸傍沽酒两三家。长年醉卧桑阴下,鼓吹犹烦两岸蛙。

白话文翻译:

来到中桥,沿着一条斜路行走,岸边有两三家酒铺。整年都醉卧在桑树的阴影下,耳边的鼓声和吹乐声依然让人烦扰,伴随着两岸的青蛙鸣叫。

注释:

  • 到得:到达。
  • 中桥:指中间的桥,地点名。
  • 一径斜:一条道路呈斜向。
  • 岸傍:岸边。
  • 沽酒:卖酒,沽意为买卖。
  • 长年:整年,长时间。
  • 醉卧:喝醉酒后躺卧。
  • 桑阴:桑树的阴影,指凉爽的地方。
  • 鼓吹:指鼓声和吹奏乐器的声音。
  • 犹烦:仍然令人烦恼。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涉及显著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醉态的描绘。桑树常作为诗中的意象,象征着恬静、闲适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季良,号白华,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员。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岳珂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的厌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开头的“到得中桥一径斜”设定了诗的场景,斜路的描述暗示了诗人行走的悠闲与自在。接下来的“岸傍沽酒两三家”描绘了酒铺的点滴生意,增加了生活的气息。

“长年醉卧桑阴下”一语道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桑树的阴影仿佛是他心灵的庇护所,象征着安逸与放松。而最后一句“鼓吹犹烦两岸蛙”则转向了与自然的对比,尽管身处宁静之地,却依旧难以摆脱世俗的烦扰,诸如蛙声和乐器声,反映出一种无奈和烦恼。

整首诗将宁静与烦扰、自然与人事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到得中桥一径斜:诗人通过“到得”引入场景,表现出他悠闲的状态。
  2. 岸傍沽酒两三家:描绘沿岸的几家酒铺,增加了生活气息。
  3. 长年醉卧桑阴下: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桑阴下的醉卧象征着无忧无虑。
  4. 鼓吹犹烦两岸蛙:最后一句的转折,表明即使在美好环境中,也难免受外界干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鼓吹犹烦”和“两岸蛙”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意象:桑树、酒铺、蛙声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田园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乡村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扰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中桥:象征着人生的交汇点。
  2. :代表着放松、享受。
  3. 桑阴:隐喻安逸的生活环境。
  4. 蛙声:自然的声音,但也带来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种树的阴影? A. 柳树
    B. 桑树
    C. 桃树

  2. 诗人在何处醉卧? A. 桑阴下
    B. 酒铺中
    C. 橘子树下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烦恼
    C. 城市的喧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多的是对人情的关怀与思念。
  • 王维的《鹿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隐逸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岳珂的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 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 哀陈夫子 走笔和孔纯老催诗债次韵 送贾教授伟满罢东归 送赵仲达 出合肥北门二首 和詹德秀出南汰二首 题双峰磨院瀑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少年犯 手字旁的字 足价 三三五五 鼎字旁的字 中郎有女 尢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耳染目濡 包含栖的成语 恶言詈辞 如箭离弦 权均力敌 试作 昆吾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