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48
送进士赵能卿下第南归
不归何慰亲,归去旧风尘。
洒泪惭关吏,无言对越人。
远帆花月夜,微岸水天春。
莫便随渔钓,平生已苦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赵能卿的关心与惋惜。诗中写道,如果不归去,亲人又该如何安慰?归去时却是旧日的风尘往事。流下眼泪,羞愧于前面的官吏,面对越人却无言以对。夜晚的远帆在花月下,微微的岸边水天相连,春意盎然。然而,切不可随意去捕鱼钓鱼,毕竟一生已经历了太多的苦辛。
作者介绍:郑谷(约公元843年—约877年),字季常,号隐居,唐代诗人。他的诗风多为清新婉丽,擅长写景抒情,常常表现人生的无常和对友人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赵能卿落第后,他原本是进士,落第使得他不得不南归,诗中表达了对他失意的同情和对人生苦辛的感慨。
《送进士赵能卿下第南归》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赵能卿落第的惋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朋友的关心。首句“不归何慰亲”直抒胸臆,提出了归与不归的困境,显示了对亲情的深切思考。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用“洒泪惭关吏,无言对越人”表现出赵能卿的无奈与羞愧,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同情与理解。
而“远帆花月夜,微岸水天春”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绘,充满诗意,展现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形成了与前文情感的对比,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世界美好,人生依旧充满苦辛。最后一句“莫便随渔钓,平生已苦辛”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提醒人们珍惜已拥有的一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相扣,既有对赵能卿的关怀,也有对人生苦闷的深思,是一首发人深省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远帆花月夜”),以及对比(如人生的苦与自然的美),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郑谷对于人生苦辛的思索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人”指的是谁?
“不归何慰亲”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