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58:53
伤郑谷郎中
齐己 〔唐代〕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这首诗写道:钟陵的诗作已达千首,但即使笔力已绝、生命也将结束。知道在战乱之中,谁家还点燃着火烬?吟诗的书房里,春天长满了蕨菜;在钓鱼的水边,夜晚传来鸿雁的鸣叫。此时的我,面对秋天江面的明月,不禁感到惆怅,曾经也邀请过你一同欣赏。
齐己(约780-841年),字惟俭,号寒石,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湖南。他是初唐诗风的代表之一,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情感。
此诗作于唐代动荡的时期,社会上战乱频繁,诗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忧伤,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伤郑谷郎中》是一首深情而富有思考的诗,诗人通过对诗歌创作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开篇的“钟陵千首作”,不仅是对自身创作的总结,更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诗人意识到,尽管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当“笔绝”之时,生命也将走到尽头,这种自省的情感让人感到深沉而悲凉。
接下来的两句“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则把视角转向社会动乱,表达了对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的感慨。战争的残酷使得人们不得不面对生存的艰难,诗人用“谁家煨烬中”来描绘那种无奈与孤独。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是诗人的内心寄托,春天的生机与夜晚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孤独。尽管身处动荡时期,诗人依然向往自然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一句“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将情感推向高潮,指向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令整首诗充满了抒情的气息。
整首诗围绕着生命的短暂、友谊的珍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开,展现出一种沉重而又深刻的思考。
诗中“钟陵千首作”意指什么?
A. 诗人创作了很多诗
B. 诗人去旅行
C. 诗人放弃了写作
答案:A
“惆怅秋江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生气
答案:B
“谁家煨烬中”中的“煨烬”指的是什么?
A. 烟火
B. 灰烬
C. 水泡
答案:B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伤郑谷郎中》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