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2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23:59
题兴善寺
——郑谷 〔唐代〕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
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
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
这座寺庙坐落在帝城的阴影之下,清幽空旷,胜过那二林的景致。青苔渐渐侵袭了隋朝的画作,使其变得昏暗;而茶香则使得越地的瓯盏更加醇厚。栖息的鹤儿和钟声交融,诗僧倚靠着手中的锡杖吟唱。烟雾弥漫,池水如莎草般静谧,昔日的踪迹已难以寻觅。
郑谷,字子真,号隐者,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845年。郑谷以描写山水、田园和禅宗思想而著称,作品风格清新、优美且饱含哲理,常与王维、孟浩然并列。
《题兴善寺》创作于郑谷游览兴善寺时,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令他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中描绘的环境与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人心的向往。
《题兴善寺》是一首描绘寺庙幽静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清幽和深远的哲思。起首两句“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展现出寺庙在繁华都市中的隐秘与清幽,强调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接着,诗人通过“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两句,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表现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曾经的辉煌在青苔的侵袭下变得暗淡,而茶文化的深厚则反衬出越地的灵秀。
后两句“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更是将人文气息融入自然之中,鹤鸣与钟声交织,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灵动。最后一句“烟莎后池水,前迹杳难寻”则用朦胧的意境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失落,反映了人对往昔的不可追寻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出寺庙的宁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的作品。
整首诗以清幽的寺庙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人文情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茶助越瓯”指的是什么地方的茶?
A. 四川
B. 浙江
C. 福建
D. 云南
“清虚胜二林”中的“二林”指的是哪两片林子?
A. 洛阳
B. 长安
C. 太行山
D. 广陵
整首诗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赞美
B. 对自然的描写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D. 对都市生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