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23
《丹凤吟》
荏苒秋光虚度,玩月池台,登高楼阁。
风传霜信,遍送晓寒侵幕。
凄凉细雨,洒窗飘户,漏永更长,枕单衾薄。
梦里惊鸿唤起,坐对寒缸,犹听晨漏残角。
先自宿酲似病,共愁造合滋味恶。
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还类金铄。
如斯情绪,戚戚怎禁牢落。
纵欲凭江鱼寄往,漫霜毫频握,几时得见,诸事都记著。
时光在秋天悄悄流逝,我在池台上玩月光,登上高楼阁。
风传来霜的消息,把清晨的寒意洒在帷幕上。
细雨凄凉,洒落窗前,飘过门口,夜深时分更是漫长,枕头薄被也显得寒冷。
梦中惊醒,仿佛有鸿雁在呼唤,我坐在寒缸旁,依稀听见晨漏的余音。
本来宿醉如同生病,愁绪与造化的滋味都令人厌恶。
即使有你温暖的言语,我却怕别人多说话,心情如同金铄般沉重。
这样的情绪,让我心中无比苦恼,难以忍受。
即使想把江鱼寄去,漫无目的地用笔握着,何时才能见到你,万事已然铭记心中。
杨泽民,字仲明,号天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融合哲理思考。
《丹凤吟》创作于秋冬之际,诗人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与愁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丹凤吟》是一首以秋冬季节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时间流逝与爱情渴望的深刻感受。开篇“荏苒秋光虚度”,便给人一种岁月无情的感觉,接着通过“玩月池台,登高楼阁”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惆怅的场景,令人回想起秋夜的静谧与冷清。诗中反复出现的“寒”字,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细雨与寒缸的意象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
诗人在此情此景中,心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思念,然而又因实际的困境而感到压抑与无奈。特别是“虽有丁宁语,怕旁人多口”的句子,展现了对爱情的无声挣扎与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环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冬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爱情渴望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凄凉细雨”中“凄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伤感
c) 愤怒
d) 平静
诗人对爱情的态度是什么?
a) 愉快
b) 无奈
c) 忽略
d)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