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26
《洞庭春色 秋后苦热》 作者: 王慎中 〔明代〕
漱石砺牙,枕流洗耳,幽意甚深。
记郎曹朝谒,红尘扑火,相门迎候,赤日流金。
熨尽崚嶒严冷面,向炎燠摧残思不禁。
非本性,但扯将手板,掷下冠簪。
一从钻名仕版,谩狐鼠得计甘心。
笑权豪气焰,能焚玉石,栖巢高突,燕雀将燖。
纵壑游鱼真得性,鹿辞获呼苹赴茂林。
潇洒也,任海焦砾烂,难胜静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季洞庭湖的美景的欣赏,并通过对春色的赞美,表达了对秋后苦热的厌倦和对清新宁静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漱石砺牙”和“枕流洗耳”生动体现了诗人清洗内心的渴望。在记忆中,诗人回想起与朋友的相聚,生动的描绘了繁华与热烈的场景。接着,诗人反思人们在权势与名利面前的无奈和迷茫,犹如狐狸和老鼠的小聪明,最终也不过是被权贵所轻贱。最后,诗人强调了自我真实的追求,渴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作者介绍:王慎中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见长。王慎中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段繁华喧嚣之后,反思个人内心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中创作而成,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洞庭春色 秋后苦热》通过对春季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诗的开头部分,诗人以“漱石砺牙,枕流洗耳”形象地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的向往,似乎在告别喧嚣的尘世,追寻一份内心的宁静。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与朋友相聚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热烈与欢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又感受到秋后的苦热,这种转折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权贵和名利的冷嘲热讽,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在权力的游戏中,许多人如同“狐鼠”般自甘堕落,失去了自我。而诗人则渴望能够像“游鱼”一般,追求真正的自我,不受外界的影响。这种追求自由与真实的愿望贯穿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名利的厌倦,通过对比展现出内心的追求与社会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真实自我的渴望与对世俗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漱石砺牙”的意思是: A. 清洗自己的内心 B. 吃石头 C. 磨牙 D. 休息
“笑权豪气焰”的意思是: A. 笑着权贵的傲慢 B. 感叹权贵的财富 C. 赞美权贵的风采 D. 嫉妒权贵的地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