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9:44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
深溪蓄翠蝉吟鹤唳,
水响猿啼,英英相杂,
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
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
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我因病告别了这个月,想再去寻找那薜萝。
梅溪的西面,有一座叫石门山的地方,
它的悬崖与霞光争辉,孤峰遮住了日光,幽深的山谷含着云雾,
深溪蓄满了翠绿,蝉鸣鹤唳,
水声与猿啼,交织成韵,
绵绵不绝。既然我向往幽静的居所,
于是就在这山上修建了我的居所。
庆幸的是这里盛产菊花,还有丰盈的竹实。
山谷所需的东西,在这里都已经齐全。
仁爱与智慧的乐趣,岂是空口谈论的呢?
吴均,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作于一个春夏交替的时节,诗人因病辞去繁杂的现实生活,寻求一种宁静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与顾章书》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诗作,展现了吴均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石门山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开篇以“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引入,表达了诗人因病告别繁华,向往隐逸的心情。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石门山的自然之美,尤其是“森壁争霞”和“深溪蓄翠”,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山的雄伟与秀丽,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渴求与宁静。
诗中“仁智之乐,岂徒语哉”更是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指出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的仁爱与智慧,而不是空洞的言辞。这种哲理的探讨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激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尤其是仁爱与智慧所带来的真正快乐。
诗人因何原因告别了这个月?
A. 旅行
B. 生病
C. 工作
石门山的特征是什么?
A. 繁华
B. 高耸与幽静
C. 荒凉
诗中提到的“仁智之乐”意味着什么?
A. 物质享受
B. 内心的快乐与智慧
C. 口头的讨论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吴均的《与顾章书》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描写,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秋天的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