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38
道傍竹马綵旌旗,颂德歌辞纪政碑。
使者郊原问民瘼,也应采到老夫诗。
在路边,孩子们骑着竹马,手举彩旗,唱着颂扬德行的歌辞,记录在纪政碑上。
使者在郊野询问民众的疾苦,应该也能听到老夫的诗句。
本诗并没有直指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颂德歌辞”和“纪政碑”的提及,暗示了对社会治理和德政的重视。这与宋代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强调了治理者应倾听民声,关注民生。
作者介绍:熊鉌(约生于宋代),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擅长描绘社会风貌与民生疾苦。他的诗作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重视德治与民生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儿童的玩耍场景,映射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同时也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开篇,通过“道傍竹马”和“綵旌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祥和的氛围。孩子们的嬉戏象征着社会的未来与希望,而庆贺德行的歌声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德的崇尚。接着,诗人转向对现实的关注,提到“使者郊原问民瘼”,使得诗歌的情感基调由欢愉转向沉思,表现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诗中“也应采到老夫诗”一句,展示了诗人自信的同时,也暗示了他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反映出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美德的赞美和对民生关切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安宁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马”象征什么?
A. 成年人的责任
B. 童年和纯真
C. 政治的权力
“使者郊原问民瘼”中的“民瘼”指的是什么?
A. 政治机构
B. 百姓的疾苦
C. 诗人的创作
诗人希望他的诗作能被谁采纳?
A. 儿童
B. 政府官员
C. 诗歌爱好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