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独游崇化寺题观音院》

时间: 2025-04-26 07:24:43

诗句

默默苦不展,驾言陟崇岗。

人远尘坌息,高门开宝坊。

华檐敞虚殿,乔木护修廊。

闲庭引幽步,偃息得兹堂。

惟时炎火衰,清秋朝暮凉。

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

遥山露云表,远水连天光。

独游不自得,遐眺有余伤。

留滞感华岁,登临思故乡。

言归日已夕,月出林苍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43

原文展示:

默默苦不展,驾言陟崇岗。人远尘坌息,高门开宝坊。华檐敞虚殿,乔木护修廊。闲庭引幽步,偃息得兹堂。惟时炎火衰,清秋朝暮凉。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遥山露云表,远水连天光。独游不自得,遐眺有余伤。留滞感华岁,登临思故乡。言归日已夕,月出林苍苍。

白话文翻译:

心中默默苦闷无法舒展,于是驾车登上高高的山岗。远离人群,尘埃也得以平息,高大的门打开了宝坊。华丽的屋檐下,空旷的殿堂,高大的树木守护着长廊。闲适的庭院引导着幽静的步伐,休息时来到了这个堂屋。此时炎热的天气已衰减,清秋的早晚带来凉意。窗户空旷,竹子的颜色显得静谧,远风中松树的声音悠长。远处的山峰露出云端,远水与天光相连。独自游览并不自在,远望时心中充满忧伤。停留在这里感慨岁月的流逝,登高时思念故乡。说要回去时天色已晚,月亮从林中升起,苍苍茫茫。

注释:

  • 默默苦不展:心中默默地感到苦闷,无法舒展。
  • 驾言陟崇岗:驾车登上高高的山岗。
  • 尘坌息:尘埃平息,指远离尘嚣。
  • 高门开宝坊:高大的门打开了宝坊,指进入寺庙。
  • 华檐敞虚殿:华丽的屋檐下,空旷的殿堂。
  • 乔木护修廊:高大的树木守护着长廊。
  • 闲庭引幽步:闲适的庭院引导着幽静的步伐。
  • 偃息得兹堂:休息时来到了这个堂屋。
  • 炎火衰:炎热的天气已衰减。
  • 清秋朝暮凉:清秋的早晚带来凉意。
  • 窗虚竹色静:窗户空旷,竹子的颜色显得静谧。
  • 风远松声长:远风中松树的声音悠长。
  • 遥山露云表:远处的山峰露出云端。
  • 远水连天光:远水与天光相连。
  • 独游不自得:独自游览并不自在。
  • 遐眺有余伤:远望时心中充满忧伤。
  • 留滞感华岁:停留在这里感慨岁月的流逝。
  • 登临思故乡:登高时思念故乡。
  • 言归日已夕:说要回去时天色已晚。
  • 月出林苍苍:月亮从林中升起,苍苍茫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游览崇化寺时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游览崇化寺时所作,表达了他独自游览时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崇化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中“默默苦不展”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苦闷无法舒展的情感。随后的景物描写,如“高门开宝坊”、“华檐敞虚殿”等,都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但这种宁静却无法抚平作者内心的不安。诗中的自然景色,如“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等,都带有一种静谧的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与作者的孤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作者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孤独和苦闷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默默苦不展”:直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苦闷无法舒展的情感。
  2. “驾言陟崇岗”:驾车登上高高的山岗,象征着作者寻求心灵慰藉的行动。
  3. “人远尘坌息”:远离人群,尘埃也得以平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的渴望。
  4. “高门开宝坊”:高大的门打开了宝坊,指进入寺庙,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5. “华檐敞虚殿”:华丽的屋檐下,空旷的殿堂,描绘了寺庙的庄严与宁静。
  6. “乔木护修廊”:高大的树木守护着长廊,增添了寺庙的幽静氛围。
  7. “闲庭引幽步”:闲适的庭院引导着幽静的步伐,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的悠闲心境。
  8. “偃息得兹堂”:休息时来到了这个堂屋,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的宁静时刻。
  9. “惟时炎火衰”:此时炎热的天气已衰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10. “清秋朝暮凉”:清秋的早晚带来凉意,增添了诗中的季节感。
  11. “窗虚竹色静”:窗户空旷,竹子的颜色显得静谧,描绘了寺庙的宁静氛围。
  12. “风远松声长”:远风中松树的声音悠长,增添了诗中的自然美感。
  13. “遥山露云表”:远处的山峰露出云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14. “远水连天光”:远水与天光相连,增添了诗中的广阔感。
  15. “独游不自得”:独自游览并不自在,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
  16. “遐眺有余伤”:远望时心中充满忧伤,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苦闷情感。
  17. “留滞感华岁”:停留在这里感慨岁月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
  18. “登临思故乡”:登高时思念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9. “言归日已夕”:说要回去时天色已晚,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20. “月出林苍苍”:月亮从林中升起,苍苍茫茫,增添了诗中的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遥山露云表”中的“露”字,比喻山峰如云端露出。
  • 拟人:如“乔木护修廊”中的“护”字,赋予树木守护的特性。
  • 对仗:如“窗虚竹色静,风远松声长”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念。通过对崇化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诗中的孤独和苦闷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窗虚竹色静”中的“竹色静”,描绘了寺庙的宁静氛围。
  • 意象词汇:如“风远松声长”中的“松声长”,增添了诗中的自然美感。
  • 意象词汇:如“遥山露云表”中的“露云表”,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 意象词汇:如“远水连天光”中的“连天光”,增添了诗中的广阔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默默苦不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苦闷 C. 平静 D. 兴奋
  2. “驾言陟崇岗”中的“陟”是什么意思? A. 下降 B. 上升 C. 行走 D. 停留
  3. “高门开宝坊”中的“宝坊”指的是什么? A. 市场 B. 寺庙 C. 宫殿 D. 学校
  4. “窗虚竹色静”中的“虚”是什么意思? A. 空旷 B. 充实 C. 虚伪 D. 虚弱
  5. “独游不自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自在 B. 不自在 C. 快乐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4. A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色中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独游崇化寺题观音院》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色中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对寺庙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东亭 西斋新植萱草甚多作问答绝句二首 其二 答 忆旧言怀寄江宁道卿龙图 有诏解郡作 寄叶道卿 章靖冯公哀词 其四 道中二首 成都 答客 白兆山桥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讹谈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急眼 秃宝盖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走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相仿相效 中缺 非字旁的字 求忠出孝 展翅高飞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无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利的成语 潜台词 力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