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1:36
喜雨
作者: 郭士达 〔清代〕
积雨空山后,飞流树梢悬。
绿欹初透竹,红没半开莲。
五月寒侵葛,三农水护田。
莫忧边饷急,帝已赐康年。
在雨水积蓄后,空山显得格外清新,飞流的瀑布从树梢悬挂而下。
绿意初透的竹林间,红色的莲花在水面上半开。
五月的寒气侵袭了葛藤,农田得到了水源的滋润。
不要担忧边疆的军饷紧缺,皇帝已经赐予我们一个安康的年份。
作者介绍:郭士达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农民生活的关系,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丰收的期盼。
《喜雨》一诗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农田滋润和生活富足的喜悦之情。诗的开头以“积雨空山后”引入,表现出雨水的积聚与山中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飞流树梢悬”描绘了瀑布的壮美,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中间两句“绿欹初透竹,红没半开莲”则通过对竹与莲的描绘,展现了春夏交替时节的生机。竹子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的蓬勃,而半开的红莲则暗示着美好的未来。尤其是“红没”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莲花与水的亲密关系,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
最后两句“莫忧边饷急,帝已赐康年”则是对国家安定的展望。诗人通过对边疆军饷紧缺的担忧,反映了对国家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施政的信任和期待,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情绪。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农田丰收的期盼以及对国家安定的信任,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积雨空山后”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A. 雪
B. 雨
C. 风
“红没半开莲”中的“红”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果实
B. 红色的莲花
C. 红色的树叶
诗人对边疆的情感是怎样的?
A. 忧虑
B. 无所谓
C. 高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