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6:57
雄心尽逐水东流,寸臆常容百斛愁。
投璧有年终按剑,擒王无命不封侯。
诗书玩日空黄卷,岁月驱人已白头。
休把儒衣缠病骨,实将蓑笠下渔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雄心壮志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的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逝,内心的愁苦似乎是无尽的。多年来,他虽曾投身于仕途,但最终未能获得功名,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诗书只剩下空卷,岁月已使他白头。诗人决定不再穿着儒生的衣服来束缚病弱的身体,而是选择过上渔舟的生活,以求得一份清幽与自在。
郭士达,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身处社会变革之中。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沉郁,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往昔理想与现实对比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
《忆旧作》是一首充满忧伤与哲思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往昔理想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在“雄心尽逐水东流”一句中,水东流的意象巧妙地隐喻了时间的无情与理想的流逝,诗人曾经的雄心壮志在岁月的冲刷下仿佛变得渺小而无力。接下来的“寸臆常容百斛愁”,将内心的愁苦形象地描绘出来,表明诗人虽努力追求理想,但内心却充满了失落。
“投璧有年终按剑,擒王无命不封侯”两句则揭示诗人在仕途上的不如意,曾经的努力和梦想都未能实现,反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叹息。接着,“诗书玩日空黄卷”,诗人的读书生涯似乎也变得毫无意义,岁月如白头苍苍,令人感到无尽的惋惜。
最后,诗人表示不再被儒衣束缚,而选择过上渔舟的生活,似乎是在追求一种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心态。这种选择不仅是对现实的逃避,更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功名利禄的失落,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最终选择放下包袱,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忆旧作》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百斛愁”意指什么?
诗人选择不再穿儒衣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