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秀才往松滋夏课》

时间: 2025-05-01 01:34:04

诗句

松滋闻古县,明府是诗家。

静理馀无事,欹眠尽落花。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

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04

原文展示

送王秀才往松滋夏课
松滋闻古县,明府是诗家。
静理馀无事,欹眠尽落花。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
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白话文翻译

松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那里的一位明府是个诗人。闲来无事,我在这里静静地思考,趴着睡去,直到落花纷纷飘落。江面的光影在夕阳下摇曳,柳树的影子映带着残霞。你即将启程,我想你一定会与友人一起,乘船在月光下游玩。

注释

  • 松滋:地名,位于现湖北省。
  • 明府:指明代的官员,诗家指擅长诗歌的官员。
  • 静理:指静静地思考。
  • 欹眠:侧身入睡。
  • 江光:指江面上的光影。
  • 乘船泛月华:意为乘船游览月光下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63年-818年),字士美,号白头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后世称其为“齐白头”。他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送别友人王秀才前往松滋参加夏季课程之际。诗中反映了友谊的深厚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对松滋的古老历史和明府的诗人身份进行了描绘,传达出一种文化的厚重感。接着,诗人以“静理馀无事,欹眠尽落花”表达了自己的悠然自得,似乎在倾诉一种随性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送别的情绪,夕阳的余晖与江面摇曳的光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也隐含了时光流逝和思念的惆怅。最后一句“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则是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期望在美好的月光下,朋友能够与他人欢聚,享受生活的乐趣,彰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滋闻古县:松滋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强调其文化背景。
  • 明府是诗家:提到明府的诗人身份,暗示了松滋的文化氛围。
  • 静理馀无事:表达诗人的闲适,享受无事的宁静。
  • 欹眠尽落花:描绘诗人打盹,落花如雨,展现春日的美好。
  • 江光摇夕照:描绘江面上夕阳的光影,动感十足。
  • 柳影带残霞:柳树的影子映衬着霞光,增添了诗意。
  • 君去应相与:对朋友的期许,表达希望能与他人相聚。
  • 乘船泛月华:构建出浪漫的意境,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象比喻人情,增强意境。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美好祝愿,体现了友谊、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滋:象征古老与文化。
  • 江光:象征流动与时光。
  • 柳影:象征柔美与思念。
  • 月华:象征浪漫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齐己
    • C. 王维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松滋”是指?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人名
    • C. 一个地名
    • D. 一种诗体
  3. “江光摇夕照”中的“江光”指的是什么?

    • A. 江水的波动
    • B. 江面的光影
    • C. 江边的花草
    • D. 江流的声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王之涣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齐己的《送王秀才往松滋夏课》与王之涣的《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加强调离别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蜡梅四首 和仲良春晚即事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 野荼蘼二首 宣歙道中 拟花蕊亚披红诗 松江鲈鱼 幽居感兴 饯洪帅张伯子华学尚书移镇京口 阻风乡口一日,诘朝船进,雨作,再小泊雷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海马 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包含怕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足称 仙骨 麦字旁的字 韫韥 鸿图华构 争风吃醋 冥思苦想 山容水态 包含浇的词语有哪些 推诚置腹 包含共的成语 侪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