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轩前添色牡丹一株开二十四枝成二绝呈诸公 其二》

时间: 2025-05-01 05:30:12

诗句

牡丹一株开绝奇,二十四枝娇娥围。

满洛城人都不知,邵家独占春风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12

原文展示:

东轩前添色牡丹一株开二十四枝成二绝呈诸公 其二 邵雍 〔宋代〕 牡丹一株开绝奇,二十四枝娇娥围。满洛城人都不知,邵家独占春风时。

白话文翻译:

这株牡丹花开得极其奇特,二十四朵花如同围绕的娇美女子。整个洛阳城的人都不知道,只有邵家独自享受这春风带来的美景。

注释:

  • 绝奇:极其奇特。
  • 娇娥:娇美的女子,这里比喻牡丹花。
  • 洛城:指洛阳,古代著名的都城。
  • 独占春风:独自享受春天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这首诗是他在洛阳家中观赏牡丹时所作,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和对独享美景的喜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在洛阳的家中,当时他在东轩前种植了一株牡丹,花开得异常美丽,二十四朵花如同娇美的女子围绕,但他发现整个洛阳城的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美景,只有他自己独自欣赏,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首句“牡丹一株开绝奇”直接赞美了牡丹的奇特之美,而“二十四枝娇娥围”则用拟人的手法,将牡丹花比作围绕的娇美女子,形象生动。后两句“满洛城人都不知,邵家独占春风时”则表达了作者对独享美景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牡丹一株开绝奇”:直接点明主题,赞美牡丹花的奇特之美。
  • “二十四枝娇娥围”:用拟人的手法,将牡丹花比作围绕的娇美女子,形象生动。
  • “满洛城人都不知”: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独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超然心态。
  • “邵家独占春风时”: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独享美景的喜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牡丹花比作娇美的女子,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对比:通过“满洛城人都不知”与“邵家独占春风时”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独享美景的喜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和表达独享美景的喜悦。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独享美景的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意象分析:

  • 牡丹花: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 娇娥:比喻牡丹花,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邵雍 C. 王安石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娇娥”是指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牡丹花 C. 春风 答案:B

  3.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独享美景的喜悦。
  • 王安石的《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邵雍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王安石的《梅花》与邵雍的这首诗都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邵雍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石榴花 仲咸以多编成商於唱和集以二十韵诗相赠依韵 雪後登灵果寺阁 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 阙下言怀上执政 池上作 南郊大礼诗 南郊大礼诗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病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画地刻木 万年之后 凵字底的字 毋字旁的字 傍若无人 道远日暮 惊喜交加 活页 右翦左屠 襁系 酉字旁的字 包含畤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木脉 包含息的成语 深恶痛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